唐代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
小洗口、短颈、圆腹、平底,肩与口之间以纽绳鋬相连,六角型短流,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口沿与流下饰有褐彩斑。底足无釉,显露灰白色胎。类似的标本在窑址也有出土,称为A型II式瓶。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座名窑,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其独特的贡献。汉代时湖南境内就出现岳州窑,烧制青瓷,主产地在今湘阴境内的湘江边上。随着陶瓷制品越来越被民间所接受,岳州窑产区也逐步沿湘江向上游发展扩张,至隋唐间抵达现在长沙窑窑址铜官镇,并开始烧制新的陶瓷品种如釉下彩瓷器,这就是长沙窑。事实上湘阴岳州窑与长沙窑产区直线相距不足40公里,而湘阴与长沙分属不同州郡的历史很短(南朝至唐),同属一州郡的时间则很长(汉、晋、两宋及元明清),因此将岳州窑和长沙窑视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生产不同产品的同一窑系是正确的。
唐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代,也是中国与海外诸国交流达到高峰的一个时代。唐朝政府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而对外贸易的执行主要集中在北线的陆路和南线的海路。北线陆路依旧沿袭汉代的丝绸之路,而南线海路则主要以广州港为最大的外贸港始发港。《旧唐书。李勉传》称李勉在广州任官时,“(初)西域舶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千余”。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写到:“671年(唐高宗咸亨二年),首批穆斯林来到广州后……在此定居下来。地方当局允许他们自治,于是,他们选举出自己的首领,负责维持其居住区的秩序。到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穆斯林人数众多,足以进攻广州,结果中国人关闭了对外通商的港口。792年(唐德宗贞元八年),港口重新开放,广州继续成为穆斯林人经商的中心,直到878(唐僖宗乾符五年)年他们被中国的造反民众所杀(案:广州被黄巢起义军攻占为879年八月)”。由此可见,几乎终唐一朝,穆斯林商人都依托广州港进行商业贸易。安史之乱起,北方陆地交通阻塞,致使北方生产的陶瓷不能顺利南运,而此时湖南和广东境内大抵无战事,因此长沙窑承担了主要的陶瓷出口生产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沙窑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出口陶瓷生产基地。1998年——2002年在广州城市建设中出土了大量唐长沙窑标本(原唐代海运码头,现广州北京南路),许多标本带有明显的西亚伊斯兰风格,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