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民研究员出席屈家岭遗址第四次发掘专家论证会

  10月14日,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举行,郭伟民研究员出席本次会议。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先开展科学考古发掘的遗址,也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屈家岭遗址于1955年、1956—57年、1989年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以该遗址命名的屈家岭文化,是一支非常强势的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群城并起,文化辐射整个长江中游和黄河以南的淮河上游区,并影响到黄河以北的一些区域。屈家岭文化在距今五千年前后与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一道,成为我国新石器文化核心区域的三大考古学文化之一,代表了古史传说中与东夷、华夏并存的中国古老部族——苗蛮族群。但是,与大汶口遗址、良渚遗址相比,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工作还很不充分。因此,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启动了屈家岭遗址群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不仅对屈家岭遗址本体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也对周边遗址群开展全方位的调查,获得了重要成果。考古调查新发现了一批遗址,考古勘探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外围环壕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内壕。考古发掘发现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两周时期数个阶段的文化遗存。清理各类遗迹260余处,主要为墓葬、房址、灰坑、灰沟,成排灶坑以及大量的红烧土遗迹,另有少量跟祭祀或奠基活动相关的扣碗、扣豆遗存。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及少数玉器、铜矿石等。

  出席论证会的专家听取了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本次考古工作的理念、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郭伟民研究员指出,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工作,应立足于遗址本身,重点围绕聚落的空间关系、建筑的形态与结构、墓葬的制度、人工制品所包含的技术与专业化程度等等,尤其是表现社会复杂化程度的重要遗存开展工作,要将屈家岭遗址置于整个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来考察,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准确评估屈家岭遗址的性质和地位。论证会上,专家们还对屈家岭遗址的保护和展示以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