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道——赖少其绘画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港灯光(版画) 44.5×62.5厘米 1974年 赖少其 广东美术馆藏

 

  21世纪,一些艺术家,由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独具的美学魅力,其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正日益进入当代学人的视野,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竟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在艺术领域非凡的创造,给我们留下了一批对21世纪中国艺术发展极具启示意义的文化遗产。赖少其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之一。

 

  20世纪30年代,他是鲁迅旗下“新兴木刻运动”的干将之一,被鲁迅誉为“最具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继而携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创作了一系列宣传抗战的木刻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度的现实主义,唤起中国人“匹夫有责”的抗战气氛。

 

  赖少其的中国画之途,启蒙于黄宾虹,发端于版画“新徽派”的创立,成名于“新黄山画派”的艺术实践,升华于“丙寅变法”,大成于80岁后。其中,以“丙寅变法”为支点又可分为两大阶段,之前可概括为“以形媚道”,其艺术特征为“质有而趣灵”;其后可概括为“澄怀味道”,其艺术特征为“游心于物之初”,代表着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赖少其成为华东地区和上海文艺界主要领导人之一,又因反右斗争“立场不稳”被免去职务并贬到安徽工作。他系统地研究了新安画派的作品,对渐江、程邃、戴本孝等名家的作品进行了反复的临写。其中对程邃尤为钟爱,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为师也。”在逆境中,他成功地组织安徽艺术家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绘画创作任务,以自己对传统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的深切理解,在传统徽派版画线刻精雕细镂的基础上,糅入新安画派的语言元素,形成了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以传统徽派版画为根基,以新安画派为内质,大尺寸、大规格、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新面貌的“新徽派”版画,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巨大震动,他也由此传奇地成为中国版画“新徽派”的主要创始人。

 

  20世纪80年代,他以合天真与苍茫、单纯与丰富、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艺术作品成为“新黄山画派”的领袖,90年代,退休回归故里广州后的“丙寅变法”,是他的艺术由“师古人”经“师天地”到“师我心、写我法”的升华阶段,个人风格为之一变。

 

  赖少其在作品《剑叶洒金花》自题中对变法作了明确的表述:“余于丙寅归故里,住羊石斋中吸收中画与西画之长,实行变法,既不似中画,也非西画,姑称为中国人所作之画可也。”从“变法”后的作品来看,特点是增多了湿墨的运用,笔墨更趋简练和主观概括,画风柔和明丽;题材上多了南国的花卉、游鱼以及现代建筑,画面形式多为斗方;更多地吸收了印象画派用光、用色的经验,开始运用水彩水粉等西画颜料。总的倾向是更重个人的印象与情趣,艺术语言更为自由,更加灵活地“法为我用”。

 

  1997年至2000年,在病榻上的赖少其,以超常的毅力和意志,在帕金森氏综合征折磨下,创作的近百件遗作,则可谓是一种与神灵的对话。这批作品,语言神秘、宁静,萦回着对尘世的拒斥、内心的观照以及对宇宙主题的畅想和静观大地的沉思,空灵的线条与墨块的韵致构成了他精神态势的重要语义。他的画面已没有一个笔墨的终极规范,作品的形式已成为一种超形式的形式,表述着对生命、对艺术最内在的理解,使他的作品如同一个神奇的大链条,把画面的各个环节丝丝扣牢,使抽象与具象、理性与非理性整体地连在一道,传达了他心灵深处情感的跌宕起伏。最终,赖少其以“丙寅变法”的新面目以及生命最后几年创作的近百幅极具生命张力的不朽杰作,昂然走进了20世纪中国最伟大艺术家的行列。

 

  (作者为广东美术馆馆长,文章有删节)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