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金石、钟表…… 民间收藏:走出深闺让人识

金石汉字博物馆收藏有许多碑帖拓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石汉字博物馆收藏有许多碑帖拓片

 

老济南照片博物馆收藏的大明湖画舫旧照-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济南照片博物馆收藏的大明湖画舫旧照

 

  不久前,济南密集开放了8家不同类型的民间博物馆,它们中既有瓷器、陶器这些常见品类,也有金石、老照片等冷门收藏,其中不乏可与国有博物馆媲美的精品。民间博物馆兴起的背后是方兴未艾的民间收藏热潮,由收藏爱好者筹建的民间博物馆正在博物馆序列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8家民间博物馆密集面世

 

  10月11日,在刚开放的齐鲁兴传吉金博物馆内,李军正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着一柄青铜剑的故事。这家陈列着他和徒弟藏品的青铜器博物馆可谓蔚为大观,礼器、铜镜、钱币、兵器、带钩,中国古代青铜器所有的品类几乎都能在这儿找到。

 

  “青铜器古称吉金,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宫会根据大臣的品级封赏不同数量的青铜礼器,使它们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李军说,青铜器也是所有博物馆中分量最重的藏品,现有的两千件青铜藏品只是他们收藏的一小部分。三十多年的收藏历史让李军对青铜器痴迷不已,开一家博物馆更是实现了他的一个心愿。

 

  像这样的民营博物馆,今年9月底在济南一次性开放了8家。除齐鲁兴传吉金博物馆外,还有齐鲁观赏石博物馆、济南度量衡博物馆、老济南照片博物馆、济南历史陶器博物馆、济南弘福明清瓷博物馆、山东金石汉字博物馆、山东铉桦戏曲博物馆。它们藏品迥异,却密集地分布在济南南部,被统称为“济南民间博物馆文化苑”。

 

  筹建这一博物馆群落的是济南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副会长陈玉泉在6年前就创办了一家古陶瓷博物馆,11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展出了几百件藏品,包括他二十多年来收藏的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明代宣德官窑等各个年代的陶瓷艺术品。除了瓷器,陈玉泉还醉心于陶器的收藏,这次新成立的陶器博物馆里就全是他的藏品。

 

  民间收藏的高热不退带动了民办博物馆的兴起,但搞收藏不易,建一所博物馆比这更难,除了寻找几百平方米的场地,博物馆内至少要陈列两三百件藏品,专业陈列、安保……这8个博物馆的馆长自行筹备了大半年才将毕生所藏呈现在大众面前。

 

  就拿李军的博物馆来说,展厅的展架、橱柜、射灯、监控等等装修,因为都要按照正规博物馆的标准定做,不能有任何差错,每一项都是不小的支出,“光进门的3个博古架就花了8000元,30多个展架每个都要两三千元。”李军说,还好所在文化园区有安保人员,且给了房租优惠,每年只需要支付3万多元,但电费还需要照常付,若以后雇佣讲解员也是一笔花销。“能凭一己之力办起博物馆都很不容易,既然开起来了,未来也会尽最大努力维持下去。”

 

  的确,开办博物馆也许靠的是一腔收藏“热血”,但维持它的长期经营则很不容易。记者在去年、今年对民办博物馆的持续调查中发现,民办博物馆尤其是个人博物馆因承担房租、安保等压力,以及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运行困境。对于没有场馆和资金支持的民间博物馆来说,创办者只能靠其他收入来维系。“办博物馆最大的压力是房租,面积大一些的话,灯光、装修、消防都得花不少钱,还有文物修复保护方面的支出。”陈玉泉称,很多时候博物馆管理、人力支出都要靠他在别处开店的收入来补贴。

 

  》 藏品填补国有馆藏空白

 

  与公立博物馆不同的是,民办博物馆的藏品大都根据收藏者自身喜好搜集而来,内容更为细致和独特:走进金石汉字博物馆,中华3000年文字历史信息无一遗漏,老照片博物馆展厅中,消失的老济南泉水、城墙、街巷风貌重新浮现在眼前,由济南的刘氏五兄妹创建的刘氏古钟表博物馆内,苏钟、广钟、皮套钟、大理石钟、玻璃台表、珐琅怀表……2000多件琳琅满目的钟表仿佛让人置身于时间的海洋。

 

  民间博物馆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弥补公立博物馆馆藏的空白之处。

 

  例如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高贵祥瑞的钟表,集文化、艺术、科技、手工技术于一身,融合中西文化,具有极高的收藏鉴赏价值。热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钟表艺术的独特魅力,而故宫的钟表收藏在世界上也是最全、最精彩的。“但在山东省内的诸多博物馆中,古钟表展览是缺失项。”刘氏钟表博物馆馆长刘荣光称,在他的收藏中,一架18世纪早期的法国皮套钟十分精美,它通体刻花,工字轮传动。白色珐琅表盘,黑色罗马数字,宝玑型镀金时刻针,处处显示着法国早期贵族钟表的豪华大气。“因产量极少,这在当时的法国也极为少见,只在珠宝店里有售。”

 

  李军展出的许多青铜器在公立博物馆中也不一定找到,尤其是青铜剑系列,其中一柄带十一个铭文的剑器十分珍贵,“刻写铭文的青铜器能体现拥有者的身份和自身的价值,像数量这么多的铭文在青铜剑中非常少见。”李军说,他请教了诸多专家,至今无人能翻译出这行铭文,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春秋时期的女式柳叶佩剑,“这把剑和其他剑的不同之处是尚未开刃,很钝,是用来彰显身份的佩戴品,国家博物馆都没有类似的收藏,十分有研究价值。”

 

  济南老照片博物馆的所有者专门搜集民国济南的照片、文献等记录济南历史的物件,光民国时期的济南地图就有200多幅,“民国以前的济南地图,省市博物馆和档案馆也只各有一两张而已。”收藏有超过1000张老照片的馆主说,展品中有不少已消失的济南老城墙照片,“五三惨案时日本人炸毁了部分城墙,后来韩复榘把已失去功用的城墙改造成了城墙马路,人车都可通行,这么宽的城墙当时在国内也是头一个。”高高的城墙马路正如当今的高架桥,现代人可借助这些老照片直观地追溯过去。

 

  几乎每一家民间博物馆都拿得出与公立博物馆相媲美的藏品,陈玉泉说,他的陶器博物馆比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陶器数量还多,年代也更为完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代都没有断代。击鼓说唱俑是陪葬俑中少有的传神佳作,陈玉泉收藏的一件说唱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做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富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

 

  金石碑刻在收藏界一度是冷门,祖辈收藏金石拓片的徐柱从众多宝贝中挑选了200余件碑帖拓片、碑刻展出,其中一幅长达10米的铁山摩崖石刻拓片让观者啧啧称奇。

 

  》 国有对民办:引领与互助

 

  济南目前有8家已正式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刚开放的这8家还正在办理手续,每天前来参观的观众最多已达百人以上,其他私人自行开放的博物馆则有几十家甚至更多。随着社会对文化传承重视程度的提高,不仅公众文化需求增速,民间收藏者也愿意将积累多年的文化财富拿出来以飨观众。

 

  作为保存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最好的载体,纯公益性质的民间博物馆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文物局今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从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提高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三个方面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实现健康发展。“政府的政策扶持对民间博物馆的开办是个利好。”陈玉泉说,他们能建起博物馆也得益于政府和文化园区的支持。

 

  今年陈玉泉他们将把协会内民营博物馆的数量扩充至30家,打造一片博物馆群落,每家的展品类型都不尽相同。近期已有7个民间收藏者前来报名开馆,还有外地人前来咨询。可见民间收藏者对于开办博物馆的热情。

 

  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兴起,公立博物馆如何看待?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杨爱国馆长称,济南有更多民营博物馆开馆是一个好消息。它们不仅为济南博物馆增加了数量和新的类型,更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场所,但在实际运行方面可以探索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国有博物馆应该对民间博物馆起到引领和互助的作用。”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张雯认为。前不久济南市博物馆就联合刘氏古钟表博物馆开了一次“藏钟精品展”,将后者收藏的400多件钟表搬到了市博展出,借助公立博物馆的平台与声誉,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办博物馆也吸引了大批观众。

 

  “民间博物馆以专项为主,国有博物馆大类较多,互通有无不仅能互惠互利,还能让文物活起来,将这种利好更多地传递给观众。”张雯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