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5600万改造剑门蜀道遗址消防安全环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剑门蜀道遗址 资料图

  记者17日从四川广元市消防支队获悉,该市昭化区《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消防工程》改造项目已获批,国家文物局将投5600万专项资金,用于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消防工程改造。

  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古城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据了解,为保护文化传承,预防和减少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经文物安全专家、消防专家现场调研和对古城现状及火灾危险的分析,昭化古城各院落内建筑密集高度集中、体量大、道路相对狭窄,且建筑均以砖木结构为主,大量使用木檐、木柱、木楼梯等,木材水分含量低,干燥易燃,耐火等级极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和冬季采暖均以电为主,用电管理混乱,路线老化和年代久远,一旦发生火灾,将极难控制,或形成火烧连营事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辖区消防部门发现消防隐患之后,积极向当地政府专题汇报,结合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实际需要,编制了《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消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逐级上报审批。经过不懈努力,《剑门蜀道遗址(昭化古城)消防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获批,国家文物局将投入5600万元专项资金,在不改变古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将昭化古城划分为4个消防分区,在古城内太守街两侧各设一处消防点,并在昭化派出所旁白水金矿闲置空地规划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83.11平方米的消防站,以提高扑救初期火灾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对原有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改造,重新铺设线路,最大限度地减低因电器线路引发的火灾。并按规范设置消防栓、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控制中心式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火灾管理工作站、火灾报警区域报警控制器、智能感烟探测器等。

  目前,部分资金已经到位,古城消防工程正在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改造和完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