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元代钧瓷小香炉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但其功用最初主要是生活起居时焚香,以修身养性,或祭祀先祖、神明。以至于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香道”。进而流传日本、朝 鲜等国。至佛教传入中国,香炉自然地成为供奉佛祖的重要器物。当然,道教信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
香炉种类繁多,质料也 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其中历代陶瓷类的香炉更是窑口众多,造型迥异,除了礼佛,祭祖,还有一些制作小巧精美的香炉,成为文人雅士案头琴旁的装点之 物。如现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时候,有雅室一间,棱窗一扇,窗内除满壁藏书外,唯一案、一几、一炉、一琴。知交二人对弈也好,座下“谈笑有鸿儒”也罢,都是人 生快事。或于青烟袅袅中,独自抚琴、读史,又是何等的清雅。胡喷与清谈,苦读与修身,其中滋味的分别似乎就在这一炉香。
这只元代的 钧瓷小香炉,玲珑精致,牙白色胎上满施天蓝色釉,自然流淌的釉水微垂于底部,口沿自然窑变的绿斑,使之略显俏皮,让人爱不释手。钧瓷兴盛于宋金,中心窑厂 位于河南禹州市。到了元代,各地窑厂竞相烧制。与宋代钧瓷整体釉面厚薄均匀的特征不同是,元钧釉面大多有垂釉现象,正是这种垂釉使元钧看起来显得粗狂、奔 放,这只鹤壁窑的钧瓷香炉造型简洁,釉面莹润、肥厚。口径7.5cm,高5.5cm,其制作精美,釉色清新,似在等待有美人添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