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禹成置盖碗茶瓷
盖碗,传为唐蜀相崔宁之女所创,李匡义《资暇录》卷下《茶托子》:“建中……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取碟承之……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用于世”,到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笔者要介绍的这件盖碗(见图),原为四川王禹成在1929年所置办。
由四川宣汉县档考证,王禹成为四川宣汉人,在1949年重修了四川宣汉王氏宗谱二卷(木刻本),在民国时期只有族长或由族长委派族里德才兼备有较高地位等级的人员才能编修族谱,笔者的这件盖碗外壁用黑彩题词“己巳夏,王禹成置”,从时间上推测,1929年的王禹成应是一青年才俊。1929年的中华民国、1929年的四川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安逸,从所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知当时的王禹成对自己所在地的环境、民情、政府都充满了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盖为天、以碗为人、以托为地的三才碗即盖碗茶,不仅盛行于宫廷皇室、大家贵族,在晚清民国时期更盛行于各高雅茶馆,在四川出现了多种盖碗茶文化,其中有会说话的盖碗茶,在茶铺里,通过茶盖、茶碗、茶托的摆放位置来表达续水、收碗结账和对茶铺服务态度的评价;通过茶盖、茶碗、茶托摆“茶阵”解决帮会派系间的矛盾,商议机密事宜。遗憾的是,该盖碗缺失了天和地,独独留下中间的人。该碗所用的瓷胎是民国时期由民国瓷业改良实业家吴霭生创设的玉绫窑的瓷胎,该瓷胎虽没有薄如蛋壳,但透光性极好,釉层肥厚而柔润。
在碗的外壁除黑彩所题的文字外,瓷画家在另一半篇幅用浅绛彩绘制了一幅山水人物图,淡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的浅绛彩,不仅年久易于掉色且色域较窄,从晚清约1885年开始到民国中期逐渐退出市场,被色彩艳丽、色域宽泛不易掉色的新粉彩所代替,据查最后一件浅绛彩为作于1926年的《松寿图》。笔者的盖碗订烧于1929年的夏季,距今86年,碗外壁上的彩料没有任何磨损,笔者推测它为彩料、画工类似于浅绛彩的一种新粉彩,既拥有了浅绛彩那种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的淡墨山水画的特点,又具有新粉彩长久不掉色的优点。这只盖碗无盖亦无托,却依旧让人可品出那茶汤的淡淡清香,亦如那淡淡的山水,清心、雅致。(黄素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