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四项措施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郏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文物执法,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成立组织。为切实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郏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的郏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辖区的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建立了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召集会议,统一协调文物保护工作。建立了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责任追究。建立了文物保护员制度,组建文物保护组织,充分发挥文保员和文物守望者等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的作用,切实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二是编制规划,加强保护。文物部门作为城乡规划协调决策机制成员单位,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沣寨和山陕会馆等保护规划。

  三是强化培训,加强宣传。为适应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我县加大文物保护管理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文物保护法制化、制度化,进一步严格和完善文物市场秩序的管理。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了文物保护乡规民约,创新传播弘扬形式,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沟通,争取支持。加强与国家、省、市文物保护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次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到郏县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工作,同时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对于国家和省财政补助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保证及时足额划拨到位。

  目前,已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文庙一期与二期、三苏祠和墓一期与二期、临沣寨一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姑嫂寺和李渡口村的文物本体维修工程,临沣寨二期维修工程正在施工中,郏县文庙和山陕会馆文物保护设施工程正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