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优美地登上大雅之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扬(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

 

  珍宝档案:晚唐时期巩县窑

 

  瓷枕,作为高古瓷器中的一个门类,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少。唐宋时期,各大窑系几乎都有枕形器物出品,其造型之丰富,装饰之斑斓,可谓琳琅满目、趣味盎然。可 是,不管这些枕有多么的富贵、精美,在当时来说,总归是房中之物,不便登大雅之堂。但偏偏有一种枕,玲珑小巧,优雅端庄,名虽为枕,却是文人墨客案头的装 点,这便是笔枕。

 

  中国人自古使用毛笔。毛笔在使用中有诸多好处,但也有不便。比如书写过程中需要临时起身找个东西办点小事什么的, 一会儿回来还接着写,那这笔就不需要冲洗,只需要放下即可。可是我们知道这毛笔圆圆的笔管很容易滚落,而且搞不好就很麻烦。于是,就有人想到给这笔也做一 个稳妥的器具供它歇息,以防滑落,因而产生了笔架。早在南朝时期吴均所作《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就有笔架的记载,笔架的材质种类 众多,有玛瑙、水晶、玉、木、瓷等,历史上笔架的造型也是特别丰富,它们因造型式样不同,有多种称呼,如笔山、笔枕等。有些笔架就是当时枕头的造型,只是 制作得超级迷你,倒是也别有意趣。

 

  比如这件晚唐时期的巩县窑白瓷划花如意笔枕,高4cm,最宽处不过7cm,釉水肥厚,莹润可爱。 方寸之内还划有花草纹饰,更显精致细雅。细划白瓷在巩县窑制品中并不多见,唐代流传至今的笔枕更是稀少。这件笔枕底部刻有“李存简”三个字,应该是成器以 后刻上的,所以很可能是它的主人所刻自己的名字,由此也足见当年物主对它的喜爱。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