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大气名窑风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龙泉窑青釉划花狮钮盖罐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然经历了多年战乱与改朝换代,但由于南方的经济并没有遭受致命的破坏,使得一些宋代流传下来的名窑仍然窑火不熄,如钧窑、磁州窑、龙泉窑、霍窑、景德镇窑等,有的在工艺上又有了创新,有的在规模上还有所扩大,如龙泉窑由龙泉一县向丽水、永嘉、武义等更靠近江、海的地方发展,成为元代出口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内销高档瓷的主要产区。

 

  图中所示元龙泉窑青釉划花狮钮盖罐,高34.8厘米、口径23.4厘米、底径17.5厘米。短颈,丰肩,鼓腹下收敛变细,圈足不上釉,露胎。盖为饼形,子母口,盖口露胎处有赭红色,俗称“火石红”。盖上顶部的钮巧妙地做成卧狮形,钮无釉,狮身呈火石红色。器物通体施青釉,釉面光洁滑润,青釉上可见褐色点釉画,显得柔和典雅、朴素大方。器身所刻划的纹饰分为两种,盖及肩腹部刻主题纹饰为折枝菊花纹,枝叶繁茂苍翠,菊花硕大绽放;下腹部为直棱条纹,随器型向下收敛,仿若波浪漫卷,动感十足。

 

  罐上加盖,俗称盖罐,在我国陶瓷家族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罐上就已经开始配有专门的盖子,瓷质盖罐则始见于东汉,以后历代都有烧造,造型丰富多彩。从南北朝开始,盖罐开始注重盖钮的装饰,如伞形、莲花瓣形、塔形、宝珠形和狮、虎、兔等动物形盖钮。元代龙泉窑烧造了大量盖罐,都是当时出口外销瓷中的精品。

 

  这件青釉盖罐上的主要纹饰为菊花折枝纹,集中在肩腹部和盖上,占据了整件器物的大部分空间。菊花象征长寿,又从其天生所具有的耐寒傲霜的特性,用以表现人的不屈不挠的高尚气节。元代菊花纹以青花瓷上为典型,特点是花瓣多不满色,留白边,花蕾多。其形态或画成网络状的葵花形,或成由里向外旋的螺旋状,用得最多的是折枝菊花纹和缠枝菊花纹。此器上的折枝菊花与宋代菊花注重写实不同,又与明代菊花喜欢单独使用或菊花与人物搭配使用区别明显,具有典型的元代瓷器装饰技巧。

 

  这件青釉划花狮钮盖罐器型圆壮规整,线条流畅,端庄大气。纹饰凹凸有致,富于立体感。胎体坚致浑厚,釉汁莹润平滑,釉色青绿中略微泛黄,纯净滋润,色泽清亮,充满生气。纵观此器,雄浑敦厚的造型、粗厚致密的质地以及青釉上的褐色点釉、刻画简明的装饰方法,还有圈足采用外底砂圈叠烧而出现紫色涩圈的工艺手法,都具有元中期龙泉窑瓷器烧造的明显特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