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鉴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唇口、直颈、修长腹、平底;肩上有鋬与口相连,另面出短直流,流下采用剔刻花填白形式饰花卉纹;通体施黑釉,釉层近底,釉色略带酱色,为唐晚期物。

 

  镶嵌瓷和青釉白彩瓷是晚唐时期陕西黄堡窑特有的产品,其中镶嵌瓷就是人们通常称呼的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其加工方法是,先在生坯上加施黑釉,晾干后划出纹饰轮廓,将轮廓中的釉和部分坯胎剔刻掉形成凹槽,然后将白色的粉状材料填入剔刻后的凹槽处,再入窑烧制。这种装饰手段使得瓷器表面具有立体感,黑白对比分明,装饰效果很好。

 

  中国工艺品制作中的镶嵌技术由来已早,它的发展是从“线”到“点”再到“面”。战国青铜器加工制作上就有错金银的方法,这种方法镶嵌的是“线”,唐代金银器中就有“点”的镶嵌方法了,如镶嵌宝石、镶嵌玉等等,而黄堡窑陶瓷工匠就借鉴了这种金银器的加工方法,发明了陶瓷剔刻填白的装饰技巧。到宋代,磁州窑工匠更进一步将这种技术发展,将轮廓线内所有的胎釉剔去,再用白色化妆土充填后入窑烧制,这就发展到“面”了。明代以后的“景泰蓝”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将“线”和“面”结合起来,以镶嵌的“线”框轮廓,以填彩的“面”突出图案和色彩,装饰效果更加绚丽多姿。所以,一切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均是累积的结果。

 

  黄堡窑的这种剔刻花填白的装饰方法对高丽瓷器制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宋代高丽青瓷发展出镶嵌填白青瓷,其源头就与唐黄堡窑剔刻花填白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