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创旅游产品遇“同质化”困局 文创产业待升级
一些文创旅游产品店受到冲击转行。记者 陈清和 摄
厦门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催生了庞大的旅游文创市场。曾厝垵、沙坡尾、猫街……一条条文创街区,集结着各类贩卖文创旅游产品的店铺。
但“爆炸式”发展的厦门文创旅游产品市场,却遭遇了“同质化”困局。面对市场冲击,有些优质的文创旅游产品,甚至面临着店铺转手的危机。
这种钥匙扣,在很多景区都能看到。记者 陈清和 摄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走在中山路、曾厝垵、鼓浪屿等景点,许多游客可能会觉得,不少店铺的产品很相似。的确,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这些景区销售的旅游文创产品都相差无几,钥匙扣、明信片、风狮爷等产品随处可见。
在鼓浪屿一家文创旅游产品店,店门口一整面墙上挂的都是钥匙扣,钥匙扣上有厦门大学、鼓浪屿等厦门元素。而同样的产品,在其他店铺也能找到。
“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有些文创产品店几乎成了义乌小商品店。”在曾厝垵开陶瓷涂鸦店的侯国光告诉记者,这些产品因价格低廉,受游客欢迎,几乎每家都有。
在曾厝垵,文创店铺有近百家,涉及的产品近千种,包括茶杯、T恤、馅饼、茶叶等。“虽然产品线十分丰富,但产品质量大多参差不齐,且品位也不高。”曾厝垵文创协会负责人宁军说。
消费者表示“没意思”
文创旅游产品的单薄,也影响着游客的消费。
“目前,虽然市场上各种旅游商品无处不在,但我们出门在外,却难买到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商品。”来自上海的女孩晓玲说,她与朋友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杭州、上海能买到的东西,在鼓浪屿、曾厝垵也能买到,“很没意思”。而一些产自广东、云南的特产摇身一变成了“厦门特产”,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据悉,旅游商品已成为制约国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消费的“软肋”。产品粗糙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配套不到位,是这一困局的根源所在。“一边是‘有商品,无市场’,另一边是‘有需求,无供给’。旅游商品市场上呈现的二元悖论,值得旅游行业及相关旅游产品制作商反思。”宁军说。
优质文创产品受冲击
旅游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影响到了优质文创旅游产品的生存。
在曾厝垵教堂路上的虎见吉祥物,是根据闽南歌仔戏、土地公等文化创造出来的。“虎见的形象,是一只呆萌的小老虎,因为福建的虎文化源远流长。”虎见吉祥物策划人马祖海告诉记者,除了老虎元素之外,虎见还有土地公、歌仔戏等形象。
据悉,自2016年虎见吉祥物诞生以来,该品牌推出了文化衫、馅饼、公仔、挂饰等衍生品,也在曾厝垵等地方落地。但是,尽管有深厚的文化依托,产品十分具有特色,但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
“有很多游客到店里拍照,但是买的人不多。”虎见吉祥物销售负责人肖因培告诉记者,因为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可以量产,价格更低廉,所以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它们身上。
据介绍,虎见吉祥物落户曾厝垵不足一年,但这家店却已几经易手,如今,肖因培成为了新的负责人。“原本,我们只做文创旅游产品销售,现在为了吸引客流,开辟了一个吧台做饮料。”肖因培说。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侯国光告诉记者,在曾厝垵曾经有手工牛皮制作的文创旅游产品店,但是受到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冲击,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海西晨报记者 陈清和 叶子申 徐雅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