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创旅游产品遇“同质化”困局 文创产业待升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些文创旅游产品店受到冲击转行。记者 陈清和 摄

 

  厦门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催生了庞大的旅游文创市场。曾厝垵、沙坡尾、猫街……一条条文创街区,集结着各类贩卖文创旅游产品的店铺。

 

  但“爆炸式”发展的厦门文创旅游产品市场,却遭遇了“同质化”困局。面对市场冲击,有些优质的文创旅游产品,甚至面临着店铺转手的危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种钥匙扣,在很多景区都能看到。记者 陈清和 摄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走在中山路、曾厝垵、鼓浪屿等景点,许多游客可能会觉得,不少店铺的产品很相似。的确,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这些景区销售的旅游文创产品都相差无几,钥匙扣、明信片、风狮爷等产品随处可见。

 

  在鼓浪屿一家文创旅游产品店,店门口一整面墙上挂的都是钥匙扣,钥匙扣上有厦门大学、鼓浪屿等厦门元素。而同样的产品,在其他店铺也能找到。

 

  “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有些文创产品店几乎成了义乌小商品店。”在曾厝垵开陶瓷涂鸦店的侯国光告诉记者,这些产品因价格低廉,受游客欢迎,几乎每家都有。

 

  在曾厝垵,文创店铺有近百家,涉及的产品近千种,包括茶杯、T恤、馅饼、茶叶等。“虽然产品线十分丰富,但产品质量大多参差不齐,且品位也不高。”曾厝垵文创协会负责人宁军说。

 

  消费者表示“没意思”

 

  文创旅游产品的单薄,也影响着游客的消费。

 

  “目前,虽然市场上各种旅游商品无处不在,但我们出门在外,却难买到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商品。”来自上海的女孩晓玲说,她与朋友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杭州、上海能买到的东西,在鼓浪屿、曾厝垵也能买到,“很没意思”。而一些产自广东、云南的特产摇身一变成了“厦门特产”,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据悉,旅游商品已成为制约国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消费的“软肋”。产品粗糙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配套不到位,是这一困局的根源所在。“一边是‘有商品,无市场’,另一边是‘有需求,无供给’。旅游商品市场上呈现的二元悖论,值得旅游行业及相关旅游产品制作商反思。”宁军说。

 

  优质文创产品受冲击

 

  旅游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影响到了优质文创旅游产品的生存。

 

  在曾厝垵教堂路上的虎见吉祥物,是根据闽南歌仔戏、土地公等文化创造出来的。“虎见的形象,是一只呆萌的小老虎,因为福建的虎文化源远流长。”虎见吉祥物策划人马祖海告诉记者,除了老虎元素之外,虎见还有土地公、歌仔戏等形象。

 

  据悉,自2016年虎见吉祥物诞生以来,该品牌推出了文化衫、馅饼、公仔、挂饰等衍生品,也在曾厝垵等地方落地。但是,尽管有深厚的文化依托,产品十分具有特色,但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

 

  “有很多游客到店里拍照,但是买的人不多。”虎见吉祥物销售负责人肖因培告诉记者,因为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可以量产,价格更低廉,所以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它们身上。

 

  据介绍,虎见吉祥物落户曾厝垵不足一年,但这家店却已几经易手,如今,肖因培成为了新的负责人。“原本,我们只做文创旅游产品销售,现在为了吸引客流,开辟了一个吧台做饮料。”肖因培说。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侯国光告诉记者,在曾厝垵曾经有手工牛皮制作的文创旅游产品店,但是受到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冲击,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海西晨报记者 陈清和 叶子申 徐雅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