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即将在台上映 集结两岸电影人合作成果
2017-10-12 09:11:07 作者:陈君 刘刚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广受好评的大陆电影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即将于10月6日在台湾上映。该纪录片导演萧寒2日在台北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摄制团队里集聚了多位台湾优秀电影工作者,双方合作愉快,“这一切都是缘分”。
“我来过台湾很多次,很喜欢台湾‘小清新’的文化气息。”萧寒说,自己年轻时,台湾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带给他很大影响,而这次与台湾电影人合作则给了他和电影很大帮助。
萧寒说,两岸对于故宫和文物并不陌生。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但这部片子最大的不同在于焦点着落在一群以前不为人所知的文物修复师身上。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走进藏身在北京故宫老旧院落中的文物保护部门,透过青铜器、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和织绣等诸多宫廷珍宝修复过程的技艺传承,展现了文物背后修复师们与时间搏斗的匠人生活以及师徒情谊。
该片令人动容的除了修复师们以耐心、毅力,一点一滴地通过各种方法,把残破的器物恢复到一定的风貌,还有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以及坦承自己对传承、生涯规划曾有的彷徨与不安。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多位台湾“工匠”的参与:曾获多项大奖的廖庆松参与剪辑工作,电影主题曲《当我在这里》及多首配乐由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姚谦操刀,盲人钢琴家黄裕翔担任钢琴伴奏,隽永的旋律衬出该片触动人心的故事。
去年两岸影展上,萧寒与廖庆松一见如故,主动邀他担任剪辑指导。萧寒说,廖庆松老师经手过的影像节奏变得更为抒情,电影语言更加精炼。
他举例说,电影结尾原本计划用长达30秒的黑场来结束,但廖庆松剪辑后改为门关上人都走了,小麻雀啄食故宫地面上剩下的猫粮,然后小麻雀也飞走了,最后镜头推到一群爬行的蚂蚁上结束。
“这就是我想要的意境!”萧寒说,廖老师的改动让结尾更加柔软,更符合电影最初确定的方向,“虽然只是微调,但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与台湾电影人合作的原因。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合作是对的。”他说。
廖庆松说,电影里修复师对文物的专注和坚持延续了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他们的精神已经完全和文物融合到一起。“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也就是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和职人态度。”
不仅是剪辑,在音乐方面,台湾艺术家的贡献更多。萧寒说,得知台湾音乐人姚谦对电视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加赞赏,就邀请他为电影版创作主题曲,进而成为电影的音乐指导。
担任主题曲钢琴演奏的黄裕翔因为先天失明看不见乐谱,他通过听乐曲片段、家人描述,再加入自己的想象,整合出对主题曲的感觉,演绎出一位年轻姑娘骑车经过六百年历史皇宫广场的奇妙场景。
萧寒透露,正在筹拍的新片聚焦于一些长久守着古老手艺的小人物,因此也在台湾做了不少田野调查。这几天,他正在新竹一家百年历史的小小餐饮店采风为新片做准备。
他说,这也是在延续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关于工匠精神的思考——“一个小人物靠什么样的支撑能让我们觉得生活是有乐趣的”。
谈及未来与台湾方面的合作,萧寒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去拍摄台北故宫博物院,希望到时候能“因缘际会、水到渠成”。
记者会临近结束,黄裕翔在友人搀扶下,走到落地玻璃窗前的钢琴前坐下演奏电影主题曲,视力虽然不佳,但仪容一丝不苟,纯粹的琴声在小小的空间里回响,让主题曲柔美空灵的气质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小田
“我来过台湾很多次,很喜欢台湾‘小清新’的文化气息。”萧寒说,自己年轻时,台湾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带给他很大影响,而这次与台湾电影人合作则给了他和电影很大帮助。
萧寒说,两岸对于故宫和文物并不陌生。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但这部片子最大的不同在于焦点着落在一群以前不为人所知的文物修复师身上。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走进藏身在北京故宫老旧院落中的文物保护部门,透过青铜器、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和织绣等诸多宫廷珍宝修复过程的技艺传承,展现了文物背后修复师们与时间搏斗的匠人生活以及师徒情谊。
该片令人动容的除了修复师们以耐心、毅力,一点一滴地通过各种方法,把残破的器物恢复到一定的风貌,还有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以及坦承自己对传承、生涯规划曾有的彷徨与不安。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多位台湾“工匠”的参与:曾获多项大奖的廖庆松参与剪辑工作,电影主题曲《当我在这里》及多首配乐由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姚谦操刀,盲人钢琴家黄裕翔担任钢琴伴奏,隽永的旋律衬出该片触动人心的故事。
去年两岸影展上,萧寒与廖庆松一见如故,主动邀他担任剪辑指导。萧寒说,廖庆松老师经手过的影像节奏变得更为抒情,电影语言更加精炼。
他举例说,电影结尾原本计划用长达30秒的黑场来结束,但廖庆松剪辑后改为门关上人都走了,小麻雀啄食故宫地面上剩下的猫粮,然后小麻雀也飞走了,最后镜头推到一群爬行的蚂蚁上结束。
“这就是我想要的意境!”萧寒说,廖老师的改动让结尾更加柔软,更符合电影最初确定的方向,“虽然只是微调,但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与台湾电影人合作的原因。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合作是对的。”他说。
廖庆松说,电影里修复师对文物的专注和坚持延续了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他们的精神已经完全和文物融合到一起。“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也就是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和职人态度。”
不仅是剪辑,在音乐方面,台湾艺术家的贡献更多。萧寒说,得知台湾音乐人姚谦对电视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加赞赏,就邀请他为电影版创作主题曲,进而成为电影的音乐指导。
担任主题曲钢琴演奏的黄裕翔因为先天失明看不见乐谱,他通过听乐曲片段、家人描述,再加入自己的想象,整合出对主题曲的感觉,演绎出一位年轻姑娘骑车经过六百年历史皇宫广场的奇妙场景。
萧寒透露,正在筹拍的新片聚焦于一些长久守着古老手艺的小人物,因此也在台湾做了不少田野调查。这几天,他正在新竹一家百年历史的小小餐饮店采风为新片做准备。
他说,这也是在延续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关于工匠精神的思考——“一个小人物靠什么样的支撑能让我们觉得生活是有乐趣的”。
谈及未来与台湾方面的合作,萧寒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去拍摄台北故宫博物院,希望到时候能“因缘际会、水到渠成”。
记者会临近结束,黄裕翔在友人搀扶下,走到落地玻璃窗前的钢琴前坐下演奏电影主题曲,视力虽然不佳,但仪容一丝不苟,纯粹的琴声在小小的空间里回响,让主题曲柔美空灵的气质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小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