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秦代青铜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中国的古剑,出土最早者当为商末周初之出品,距今三千一百年左右。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各地普遍铸剑,其中尤以南方的吴、越水平最高。

 

  秦俑坑出土的剑比春秋时代的吴、越王剑晚了近二百年,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长度。春秋以前的剑很短,只有二十至三十厘米长,春秋时的剑在五十至七十厘米左右,而秦陵完整的九把剑,最长的达九十四点四厘米,最短的也有八十一厘米。这反映了剑的功能从主要以显示身份的象征物向战场上实用兵器方向发展。

 

  另外,秦剑还有个不引人注意的特点:在设计上不仅长,而且薄、窄,状如柳叶,特别是剑身不完全平直,在离剑头六厘米的地方有“束腰”,即呈弧形内收,从而增加了穿刺的速度和力量。

 

  还有,秦剑全是铸造成形,然后进行锉磨。锉磨之后,采用抛光工艺,使剑身光亮平整,没有沙眼。经测试,光洁度高达九至十花。二千多年前的加工技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令人惊异。青铜剑的特点就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从出土的实物中可以证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颇为原始,单刃曲背。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