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收藏中的“望闻问切”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之法,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之症。同样博大精深的中国玉学,辨认生坑古玉借鉴“望闻问切”四诊鉴玉,往往也可以收到得心应手的奇效。
望:就是看,就是察颜观色。用之于鉴玉,说的是观察古玉的器形、气势、意韵、工艺技法,如明代中期圆雕青玉狮,明代的玉匠以醒狮摇头、云尾叱风、四足浑圆雄健的造型,有别于元朝玉雕工艺狮子的蹲坐雄踞、咆哮啸天的极具威慑感的造型。该狮精神见之于耳目,长发得体,嘴鼻造型祥和,身贯瑞气蓄势待发,表现了明代中期社会发展的兴旺与蓬勃。
闻:耳闻声音,鼻闻香臭。闻,对于鉴定生坑古玉尤为重要,埋在地下的古玉,经过了数百年以上时光的剥蚀浸润,上千年的地气精炼幻化,离地出世灿然迷目,叩闻其声知其聚天地灵气之质优,鼻闻玉香悉其地气的久远。如明代圆雕白玉羊,其大弯角向后环抱耳际,睁目闭嘴,收足腹内,短尾贴身,膘肥体壮。此玉羊叩声叮咚,说明其开窗见地的白玉质优良。用鼻闻之,随着平静的呼吸吐纳,一丝老土的清香直沁心扉,令人陶醉。
问:在交替问答中,心境平静地击疑滤真,于型、于沁、于势、于味多问自己是否能准确把握其历史的艺术的收藏价值定位。如明代圆雕跪姿青玉人,国字脸上刀眉杏眼,狮鼻莲角嘴,顶冠是明式圆顶幅。头部五官琢磨精确,四肢交代清楚,但四肢却粗犷急糙,了了几行阴刻线,把人物的手指省略得有点简拙,淋漓地表现了“粗大明”的玉艺风貌。
切:即“号脉”。如一件圆雕的白玉瑞兽,凝重而有垂手感,上手触摩时先凉后温,稍事盘擦可见其滋润得油光水灵,动人心魄。瑞兽龙睛狮鼻独角,它扭头向左下视回望,长尾向左上卷贴股,造型设计讲究左右平衡上下对称。
“望、闻、问、切”四诊鉴玉,妙趣自在其中,惊喜的收藏自然也是顺理成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