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窑洞成文物吸引了很多人参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你们都知道自己的青春岁月吗?

 

  有钱了,有钱了,我不知道怎么花?我左手一个诺基亚,右手一个摩托罗拉……唉!好像哪里不对啊。

 

  说一万道一千,就是有钱了,我们怎么花?一个苹果被咬,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开始谢幕!花钱买苹果炫富,不如来一场心灵和文化之旅,对有钱了就要出去旅行,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怪石年年有,今天特别多,陕北这个小山村,6个窑洞成为文物,吸引了大批的老少爷们参观,让许多老人泪洒这篇黄土地上。

 

  6个窑洞有什么故事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40多年前,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还是“贫穷”和“落后”的代言人,因为全国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山村不同公路和电的宁静被打破了。15个北京来的知青在这里开启了插队岁月。

 

  知青的到来给山村带来了新思想,村里为了感谢他们,新砌了6个并排的新窑洞,在这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知青带领全村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摆脱贫困的现状。“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跨越时空,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激励着梁家河人,更是给了全国人民一个伟大的梦想。

 

  40多年后的今天,梁家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来了,电通了,平坦的水泥路上,20辆观光电瓶车一趟趟的往返在知青院、知青淤地坝和镇子之间。村委会旁边是梁家河村停车场,停车场旁边建起了一排房子,房子门口摆着很多枣干、小米等陕北特产,游客在那里品尝购买。停车场侧面的空地上摆放着具有陕北特色的碾盘、磨、草垛、谷子等,很多游客在这里合影留念。

 

  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正以他们朴实、宽容的胸怀和勤劳、务实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与此同时,大批的投资商和企业家看到了“梁家河”的品牌价值和投资机会。他们从五湖四海,从全国各地纷纷来到延安,来到梁家河,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资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这个小山村正如东升的太阳缓缓升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