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帛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擒庞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为吏之道》(节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养生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参观

       9 月26日,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内二十家博物馆、考古所和大学参加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等出席展览开幕式。配合此次展览,中国简牍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博物馆召开,古文字及简帛文化研究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刘曙光在致辞中说,20 世纪简牍帛书的发现,不仅大大推动了我们对历史学、文献学和文字学等方面的认识,构成了学术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绚丽画卷。此次召开的中国简牍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对简牍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简帛文化展则是文物研究专家将简牍帛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向全社会普及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展览共分序厅、“简帛时代”“吏治与法制”“精彩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精神世界”“古典重现”“齐地兵书甲天下”“丝路边关”“书法艺术”9 个单元,涉及简帛文化的多个方面。展出简帛及相关文物850 余件,涵盖了从战国、秦汉至三国、两晋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简牍帛书,包括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为吏之道》秦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等珍贵文物。在全面展示近年来简帛研究最新成果的同时,又以通俗易懂的图文说明和丰富有趣的展陈互动,使简帛这类珍贵的出土文献资料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举办的参展简帛数量最多、展品最为珍贵、参展单位最多、规模最大、体现最新学术成果最丰富的简帛文化展览,同时也是近年来中国简帛文献整理和简帛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总结。

       周晓波介绍,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山东省承担了“甲骨、竹简类可移动文物清点整理、调查登记、合理利用研究”项目,对山东省甲骨、简牍类可移动文物的整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自2014 年以来,山东博物馆依托“2011 协同创新”平台,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启动了“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利用红外线扫描、高清数码拍照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竹简进行系统整理与综合研究。此次展览既是这两大项目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未来简帛文化研究与展示工作努力方向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介绍,展览在立意之初就确定了“让普通观众看得懂、感兴趣”的策展原则,展陈设计、内容选取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展览运用了丰富的辅助展品、鼓励观众参与的互动模具及各种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展示,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为了能让公众亲身参与到展览之中,山东博物馆还特别设计策划了“穿越古今——竹简书写编连”主题教育活动,让观众身着古服、手拿毛笔、坐于几前,在仿古样式的竹简上书写古代经典论著,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穿梭之旅,亲身感受古人书写竹简的全过程。同时,配合展览还将推出“简帛”主题系列讲座,深入解读简帛文化,让观众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简帛带来的震撼和精彩。

       展览持续至明年3 月26 日。
责任编辑:小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