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的文物可以“摸摸看”
2017-09-29 09:51: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已浏览次
翠玉白菜(资料图)
台北故宫推出“视障观众多元友善服务”,除提供视障朋友撰写的口述影像语音导览内容,导览员受过专业训练,能以视障者容易理解的语汇去描述文物。杜宜谙摄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您可以摸一摸。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台北故宫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触摸文物
说起台北故宫,大家都会对这里的人性化服务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赞不绝口。比如轮椅族可乘坐轮椅看文物,听障人士有手语翻译导览。而从今年6月开始,视障者也可以享受特殊服务,一“探”展示柜里的文物,究竟是何模样。
视觉障碍者无法用眼睛来看文物,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知文物的模样。为此,台北故宫新增“口述影像语音导览(内含36则文物选件)”“《国宝总动员》动画片口述影像版”“触觉地图”“点字参观手册”及“触摸辅具”这5大针对视障者的服务项目,让视障朋友也能知道如唐代仕女最时尚的装扮是何模样。
台北故宫副院长李静慧表示,他们邀集视障领域专家、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台北市立启明学校师生等实际使用者共同参与内容制作,从语音导览解说的内容结构、用词、长度到应用程序界面开发、操作实用度等,每个阶段都安排视障者参与测试讨论,并根据实测意见回馈进行修正调整。
量身定制
本身也是视障者的金曲歌王萧煌奇,率先于今年5月试用并录制使用感言,作为导览系统的欢迎词。他说,这是一项很贴心的服务,视障者对世界充满想象,需透过听觉与触觉认识世界,而故宫则是为视障者开启了一扇文化之窗,“像是我的眼,让我看见世界。”
先天性色素缺乏的黄舒芸,为语音导览初稿撰写人,经历弱视到全盲,她很了解视障者的需求。经台北故宫安排,她先触摸复制文物,透过工作人员的导览解说及相关文物资料阅读,掌握文物的外形、尺寸、使用方式、装饰纹样等内容。在撰写语音导览初稿时,她努力尝试使用视障者容易理解的语汇描述。黄舒芸说,口述影像的撰写重点有4大原则,一是文物长宽高的具体说明,二是减少堆砌华丽词藻,三要多用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做比喻,最后则加入历史背景以增加想象空间,使视障者对文物的想象更加生动。
梦想成真
东吴大学英文系视障学生罗文谦平日除了电脑维修,还努力学习电脑程序开发。他协助导览机具操作界面的测试和功能开发设置的建议。启明学校巡回辅导老师李森光则针对“点字参观手册”“触觉地图”等分享个人对于视障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使用经验,给予院方在编排触摸图标信息、点字转译校对等内容上的意见,并参与修正测试。
“30多年前跟父亲参观台北故宫时,他还感叹,东西都放在橱窗里,什么时候可以让你摸摸?”李森光表示,没想到30多年后,他真有机会来台北故宫摸到了“天球瓶”,了解了它的外形。那里的文物真正做到了“走出窗外”。
此外,故宫推出的口述影像语音导览,还使用支持盲文阅读的内置屏幕显示器、放大镜等视觉辅助使用功能的语音导览设备,让视觉障碍者操作可以更便捷。视障观众无须事先预约,即可在台北故宫正馆1楼语音柜台、服务台申请使用,透过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博物馆体验,提升参观质量与学习乐趣。

责任编辑:小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