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博院展馆藏精品 “镇院之宝”《墨竹图》时隔七年亮相
“艺苑撷英——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9月2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下称“广州艺博院”)展出,该展览入选“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展出院藏历代绘画精品近70件套,其中一、二级文物达80%以上,为近年藏品展览中文物级别最高的一次,该院“镇院之宝”——《墨竹图》也将亮相,这幅作品距离上一次展出已有七年之久。
广州艺博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属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美术馆之一。在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的支持下,该院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京津、江浙地区较大规模地购藏古代书画。经六十年的积累,所收藏的历代绘画,上起宋元,下至现当代,琳琅满目,其中明清及近代的绘画尤为完备。
广州艺博院对岭南书画尤其是现代岭南画派作品的收藏,更成为其最具特色的项目。不定期举办“历代绘画精品展”是该院在平衡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关系、无法开展长期固定陈列的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距离上一次“历代绘画精品展”,已有七年之久。
本次展览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历代篇”与“岭南篇”两大部分。与过往的“历代绘画精品展”策展思路稍有不同的是,本次展览在兼顾普及性与趣味性之外,更注重吸收近年该院藏品研究的成果,在展陈手法上亦有所创新。
“历代篇”以时间顺序,细分宋元、明、清及现代四个单元,以图、文(解说)并茂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中国绘画风格流变的历史。这一部分展品中不乏难得一见的镇院之宝和闻名海外的名家代表作,元代李衎的《纡竹图》、元代佚名《四烈妇图》、明代沈周《松坡平远图》、明代仇英《停琴听阮图》、明代顾正谊《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清代石涛《山水册》、清代弘仁《黄山始信峰图》等均与观众见面。
“岭南篇”以时间为序,展出古代的梁元柱、张穆、黎简、谢兰生、苏六朋、苏仁山、居巢、居廉以及近、现代的“岭南画派”二高一陈、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等人的重要代表作。
本次展览还特意挑选了一部分从未展出或甚少展出的藏品。如明代文征明的《醉翁亭书画卷》,是文征明以欧阳修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为灵感而创作的绘画及书法,画卷上还有与文征明有交往的皇甫汸的题跋,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展品中,明代陈洪绶的作品以大尺幅的《松荫高士图》为最精妙,是以常常作为代表作、代表藏品展出。其《花鸟册》尺幅虽小,但杨仁恺评价它们是陈洪绶早年作品,也被《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收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吴昌硕精彩之作《贵寿无量图》也将登场,画家以大写意写象征长寿的松、象征富贵的牡丹,笔墨潇洒恣肆,是画家晚年时的精品。
据悉,为保护文物以及兼顾美术、文博爱好者的需求,本次展览共分两期。2017年9月26日至11月26日为第一期,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7日为第二期,《墨竹图》将在第二期与公众见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