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以画哭”看世界 无能为力作“白眼”

《老残游记》一书的序言中说:八大山人以画哭。这或许是对八大山人落款最好的阐释了!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对于亡国后的无奈和萧然,以及其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我们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宗室,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他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大山人 朱耷

 

在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部文人抗争史。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个名字引人注目,他叫朱耷(1626-1705)更多的人知道的是他另外一个名字八大山人(下简称八大),他和石涛等人并称为清初四僧,而八大另一个难以被人遗忘的烙印是明宗室血统: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几乎得到永乐皇帝半壁江山)的九世孙。

 

简单笔画是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八大的画非常简单,常常是一张白纸,两三笔,甚至两三个墨点就完成了。这其中透露出一种古怪、荒诞的感觉,八大很多画中鱼鸟眼睛的表现方式只是圆形中一点,但表达出的似睡非睡、漠然、冷眼看人间的眼神使人一见难忘,那是八大最显著的标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人观画会觉得八大的鱼死气沉沉,而齐白石的画活泼生动地多。结合八大前朝遗民的身份,他要画的并非水中活物,而是一种生命的苍凉。除了鱼鸟的眼神外,鸭子(大雁、鳧)也是八大画中常见的对象,这幅《双雁图》也是一张拥有明显八大痕迹的作品,观者的第一眼大多被立在石上,扭头觅食的大雁吸引,八大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大雁扭头的动态,中国毛笔线条的灵动,在此处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根墨线画出了造型,几个微微晕开的墨点更是画出大雁羽毛柔软的材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雁图

 

但是八大的画卖弄得绝对不是技法,这张作品的亮点是石头上的另外一只眠雁,这只大雁把喙插于翅中,初视一团漆黑,与怪石融为一体。它的眼神透露出的同样是一种不被了解的孤独感。

 

山水里的千里江山风雨残破

 

除了花鸟外,八大的山水画成就也是极高的,在中国文人山水开拓于黄公望、倪瓒,大成于八大山人。但是八大的山水画得只是一抹山影,而不是具体的山水,连绵的山水在画面中被简化,成为了有影可追、无迹可寻的幻影,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被后人解读为用悲伤的心情画出压抑的、国破家亡的残山剩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水

 

无疑,八大山人的艺术是孤独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没有对象性的时候,显现出的是生命本身的颜色。和西方绘画不同,在中国画的素纸上,看的绝不单单是画,在中国文人的标准中,诗书画印是一个整体,八大的作品是离不开书和印,其中也隐藏着很多的密符,有些甚至还没有解开。

 

字里的是释然、禅意和苦笑

 

对于字,首先从八大山人的落款开始提起,八大山人大约在1648年进入佛门,1680年离开寺院生活回到南昌,1684年(62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的号。八大山人不是八大之山人,而是八大山中人,说自己尽管离开佛门,却是永远环绕在佛周围的弟子。八大山人在书写上可以呈现出哭之笑之两种形态和理解,也是八大人生态度的体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

 

纵观八大山人书画,其用笔由方硬变圆润,饱和墨汁与运笔的方法相结合,一下笔就给人以浑厚丰富之感。他是第一个充分主动利用生宣纸特性以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画家。生宣纸的吸水能力强,容易使墨汁扩散(洇),这本来是缺点,而八大却把它变为优点,不但为水墨写意画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而且也创造了人们对水墨写意画的新观念,其功不朽。

责任编辑:木木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