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保护传承与文旅开发并举

  “建阳作为闽学中心、朱子理学摇篮地,是闽北地区朱子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保护好朱子文化遗存,推动朱子文化伟大复兴,建阳一直在路上。”昨日,建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寒在谈及新出台的《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表示,近年来,建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打造朱子文化品牌的部署,积极开展对朱子文化遗存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结合实际,对朱子文化进行突破和升华。

  朱熹和建阳有着不解之缘。朱熹11岁第一次来到建阳,之后,建阳成了他主要活动地,建阳童游、书坊、黄坑、莒口、麻沙、徐市、将口、崇雒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朱熹晚年定居考亭,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于此形成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的“考亭学派”。建阳考亭因此被誉为“闽南阙里”。辉煌的历史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存,如莒口小源村的屏山书院、书坊楠木厅的朱熹手迹、黄坑朱子墓……

  近年来,建阳区政府不断加强和树立文物安全意识,在文化遗址的保护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把文物安全与日常检查相结合,认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和巡查工作,确保文物遗址安全。在2007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迄今为止,建阳共普查朱子文化遗存49处。其中,朱子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熹墓、蔡元定墓、建阳考亭书院牌坊、书坊楠木厅、祝夫人墓、朱塾墓等13处文物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做好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建阳区政府还对朱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2015年,建阳方志委完成了《考亭志》的修复整理工作,并于去年付梓面世。从学术的角度对朱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朱子后学》也于去年出版,对进一步传承弘扬朱子学说和圣贤之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朱子文化年、让朱子文化进校园、做好朱子“三礼”传承,进一步弘扬朱子文化。

  “开发利用是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努力下好朱子文化与旅游这盘棋,进一步推动遗存的保护传承,才能切实增强遗存的生命力。”刘寒表示,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对朱子墓做进一步完善保护。完工后,朱子墓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集文物保护、祭祀凭吊、观光旅游及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展示区。而投资1.8亿元的建阳考亭书院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底正式完工。该项目建立在建阳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空间进行突破和升华。项目建成后,将再现朱子办学场景,成为国内知名的朱子理学文化旅游目的地。(陈冰倩 谢志源 周心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