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商研究院拜会著名画家祝焘先生

       9月26日,“祝焘美术馆”落户贵州绥阳,将建罄正式开放。9月24日,贵州省贵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赤兵一行专程拜会著名画家祝焘先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祝焘先生与沈赤兵院长

  初建成的“祝焘美术馆”,坐落于素有“中国诗乡”美名的贵州绥阳那风景绮丽的螺江九曲湿地公园。其浓缩了传统黔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无不凝结着千百年来诗乡文化中“美丽乡愁”的情愫和心灵追求。将成为这座古老西南边陲小城的又一个文化地标,使诗乡又多了一个诗意的精神憩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祝焘先生画作

  祝焘先生,笔名竹樵,号黔北老人、黔北翁,是从“诗乡”走出来的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先生1933年出生于绥阳县一个书香之家,成长于黔北的青山绿水间,自幼师承当地著名画家王式如先生习画。17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历了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23岁转业到山西工作。60多年来,祝涛先生学习、生活、工作在山西这块黃土高原上,把他全部的青春年华、挚爱和心血奉献给了三晋文华,培养和成就了先生的骄人艺业。先生乡音未改,为人低调淡泊,为师诚恳严谨,为艺精研细琢。他一惯主张艺出匠心,彰显人格,学画先学做人。先生是一位综合绘画素养很全面的国画家,尤精于山水和花鸟画。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发展与创新。在绘画风格上求新求变,从繁杂具象蜕化为更加简约、明丽、疏朗。长期不辍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思想更加深邃凝练,漾溢着儒、释、道文化深层的精神情怀。先生始终强调,中国画的基本绘画表现语言即:点、线、面的卓越而超群的应化,组合衍生出具有黑、白、灰妙曼生趣的画面效果。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即:太极的不息变生。先生曾讲,绘画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应做到“业精于悟”。一个画家的成长需经过四个阶段的磨练,即:求法、得法、变法、无法,方识大道。先生的绘画功力深厚、技艺超群、悟性高绝。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山水画已闻名画坛,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飨外宾。也曾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宏图。

 

  近30多年来,先生醉心于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他的创作元素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精微观察和写生。先生历数十年之功,创造了“三晋珍禽·褐马鸡”的艺术形象,以其凝练、简约、生动的笔墨,使被誉为“东方宝石”的国家一级珍禽、山西省鸟“褐马鸡”跃然画面,为中国花鸟画界凭添了一个俊丽神武、英姿健美的艺术形象。作为一名现代艺术家,先生的贡献显然是具有创造性的。就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黃胄的驴、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一样,他笔下的褐马鸡是可载入艺术史册的。2005年先生应邀为“神州六号”宇宙飞船搭载物《神州颂》中国画长卷(花鸟篇)精心创作的“三晋珍禽图”,与全国百位艺术家的作品一同成功飞天,成为三晋大地唯一的一位绘画作品遨游太空的国画大家,彰显了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

 

  年逾85高龄的祝焘先生,虽已满头银丝,但精神健朗、思维敏捷、驭笔如风,常与学生们师友相称。先生仍然不懈地追寻着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內心深处的那份沉醉、眷恋和赞美大自然的童真。而这份童真倾注于先生的笔端,渲染在画面的每个角落,总是给人以清和淡雅的视觉感受。像细品一杯春茶,令人心静、淡泊、宁神,不自觉地进入一种禅定的境界,却又有一份真诚的关怀和欢喜。先生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就像家乡人民对他饱含深情的称誉,他是一位真诚的“诗乡逐梦人”。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