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米明代城墙遗址被发现 文物部门将制定保护方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沈河区正阳街顺恒巷26号发现了一段23米长的古城墙,淹没于其他建筑内,据考证建于明代,已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城墙是在皇城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中发现的,经过市考古所现场勘查,决定暂时保留原有建筑格局,下一步将制定盛京城墙遗址的保护方案。


       昨日,记者从沈河区了解到,沈河区近日在开展皇城地区综合整治时,由南向北在正阳街顺恒巷处发现了一处废品收购站。该收购站位于城墙遗址和其南侧一栋随街(顺恒巷)2层楼中间,间距约5米左右。沈河区在9月初对该废品收购站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9月15日前停止营业。就在该废品收购站整改过程中,发现了这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遗址。

       该段古城墙遗址,长约23米,高3米左右,厚度近1米,淹没于其他建筑中。依托该段墙体,北侧为一个两层车库,南侧为这一废品收购站。收购站依托城墙遗址搭设了大棚子,大棚钢梁嵌入城墙遗址墙体。从整体来看,这段古城墙遗址较为残破。周围居民表示,年代久远,古城墙剩下的多是残破的部分,夯土也被雨水冲刷了不少,裸露出了墙体。

       沈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沈阳市文物局下发给沈河区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单中,共有39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城墙遗址并不在清单之上,此次整治废品回收站,才发现这段明代建筑。这段古城墙是盛京城少有的一段墙体了,非常宝贵,发现后第一时间与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

       在9月17日,沈河区接到了沈阳市文物局要求作好盛京城墙遗址相关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经沈阳市考古所现场勘查,建议在该废品收购站搬迁腾空的基础上,暂时保留原有建筑格局。将尽快召开相关部门、单位协调会,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下一步对盛京城墙遗址的保护方案。沈河区也表示,对于沈阳市文物局最终给出的保护方案,沈河区将竭尽全力配合,保护古城墙遗址。
责任编辑:小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