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发现最完整最大古玉壁现身河北定州
2017-09-22 08:52:19 作者:于俊亮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图为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 于俊亮 摄
中新网定州9月15日电 (吕子豪 于俊亮)15日,正处于陈展阶段的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免费对民众开放。在玉器展厅内,一块国宝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引起参观者高度关注。
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硕大的玉壁保存在玻璃罩内。文字解说显示,该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玉质呈青色半透明状,外沿处有宽带一圈,内饰规整的谷纹。上方凸出透雕相对双龙衔环,龙身卷曲蜿蜒,用细线刻出五官及足爪,间饰云气纹。两侧镂雕形态各异的龙形耳。
据定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介绍,该玉璧名为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1969年5月出土于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同时出土的还有金银、铜、铁、玉、陶、骨等器皿1100余件。该批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杜会平称,先秦时以壁为礼仪祭祀用玉的制度到汉代仍有延续,目前考古所见之汉代玉壁多用于装饰及丧葬,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该玉壁为新疆和田青玉材质,用料巨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古朴大方,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完整、最大的一块玉璧。1993年9月,该玉璧被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及文物专家杜遒松、王海文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杜会平解释说,该玉璧龙螭左右交错分布,以礼的形式把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体现出统治者通过“敬天、保民、明德”,以求江山永存的意愿。谷为中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粮食作物之一,到汉代,谷物的种植成为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古代祭天首先要祭祀农神,该玉璧作为礼器,上雕谷纹,充分表达出统治者祈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意。
定州市博物馆位于该市中山东路南侧,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该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包括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在内的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藏品种类有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河北定州为汉代中山国故地。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封皇九子刘胜为中山靖王,都卢奴(今定州),设中山国。自此,西汉、东汉十七代中山王在此绵延达329年之久。(完)

责任编辑:晓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