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圆形《睡莲》首次来华展出 保险估价近2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莫奈圆形《睡莲》。(成都博物馆供图) 钟欣 摄

 

  9月20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将于9月27日开展,法国印象主义名家莫奈的圆形《睡莲》将首次来华展出,这一作品保险估价折合人民币近2亿。

 

  据悉,这幅圆形构图的《睡莲》是来自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届时,法国新任驻华大使将首次来蓉为展览捧场,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也将来到现场,为观众解读画作。

 

  莫奈一生仅4幅圆形《睡莲》存世

 

  记者了解到,这幅《睡莲》原作直径约80厘米,画作上几簇粉色的睡莲安静地躺在水中,绿叶团绕,水面倒映出天空、堤岸……整个画面柔和而静谧。

 

  莫奈人生最后三十年里,都在自己位于吉维尼的花园中描绘他所钟爱的池塘,一共绘制了大约250幅以睡莲为主题的作品,这些画作将他的艺术生涯推上了顶峰,成为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

 

  但这250多幅《睡莲》里,仅仅只有4幅圆形《睡莲》,是1907年到1908年间莫奈别出心裁的杰作,如今散落世界各地,因其数量稀少、独具一格而更显珍贵。此次来华展出的《睡莲》画于1907年。


  《睡莲》原景系莫奈花园 为画“最美作品”几乎失明

 

  1899年,莫奈经济宽裕,便将巴黎近郊吉维尼镇从前租下的一座大花园买下来,开始了不断的改造。痴迷于日本艺术的他,将花园设计为日式风格,在池塘里栽种了黄、红、蓝、白等各色睡莲,还架设了一座日式桥梁。

 

  “这是我最美的作品”——莫奈如此评价自己最后的栖息之地。

 

  之后,莫奈便开始沉迷于睡莲系列,他不再去远方寻找风景,而是专注于一遍遍地描绘眼前的花园。莫奈喜欢画同一地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样子,以此来表现他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相机一般,敏锐地捕捉不同光线下景物的样子,画家塞尚曾赞叹:“莫奈,他只有一双眼睛,但是,天啊,这是一双多么敏锐的眼睛!”

 

  实际上,由于常年在外光环境下作画,晚年的莫奈视力严重受损,后来几近失明。这对看重色彩的印象主义大师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保持着娴熟的技巧和对光影、色彩的敏锐感知。1914年,已是74岁高龄的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耗费12年时间创作了8幅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目前保存在法国橘园美术馆,那铺满整个展厅的睡莲,让人仿佛沉浸在一个梦幻的世界。

 

  开启新艺术门派 艺术价值非凡

 

  《睡莲》为什么这么贵?这要从西方、尤其是法国的绘画艺术历史说起。1872年,莫奈在勒阿弗尔港即兴描绘了一幅日出写生,日出时间短暂,莫奈的笔触非常快速,这跟当时盛行的精雕细琢、力图逼真的风格截然不同。

 

  1874年,一批拒绝学院派传统画法的艺术家将作品组合成第一批画集展出,这幅画也在其中。批评家路易·利莱讽刺这群叛逆的艺术家们眼中只有“印象”,“印象主义”绘画由此而得名,这幅画就是著名的《日出·印象》。

 

  莫奈的这种画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放弃了轮廓的勾勒,专注于光影的变化,建立了新的感知和观察方式,突破了西方艺术的桎梏,对雕塑、音乐、文学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印象主义因此成为西方绘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莫奈则是印象主义最坚定的领导者和贯彻者,而《睡莲》,是莫奈集大成的系列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一口气带来51件来自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西方现代经典绘画,汇集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画作,这些作品皆属首次亮相中国。本次展览展期从9月27日持续到12月15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