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圆形《睡莲》首次来华展出 保险估价近2亿
莫奈圆形《睡莲》。(成都博物馆供图) 钟欣 摄
9月20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将于9月27日开展,法国印象主义名家莫奈的圆形《睡莲》将首次来华展出,这一作品保险估价折合人民币近2亿。
据悉,这幅圆形构图的《睡莲》是来自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届时,法国新任驻华大使将首次来蓉为展览捧场,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也将来到现场,为观众解读画作。
莫奈一生仅4幅圆形《睡莲》存世
记者了解到,这幅《睡莲》原作直径约80厘米,画作上几簇粉色的睡莲安静地躺在水中,绿叶团绕,水面倒映出天空、堤岸……整个画面柔和而静谧。
莫奈人生最后三十年里,都在自己位于吉维尼的花园中描绘他所钟爱的池塘,一共绘制了大约250幅以睡莲为主题的作品,这些画作将他的艺术生涯推上了顶峰,成为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
但这250多幅《睡莲》里,仅仅只有4幅圆形《睡莲》,是1907年到1908年间莫奈别出心裁的杰作,如今散落世界各地,因其数量稀少、独具一格而更显珍贵。此次来华展出的《睡莲》画于1907年。
《睡莲》原景系莫奈花园 为画“最美作品”几乎失明
1899年,莫奈经济宽裕,便将巴黎近郊吉维尼镇从前租下的一座大花园买下来,开始了不断的改造。痴迷于日本艺术的他,将花园设计为日式风格,在池塘里栽种了黄、红、蓝、白等各色睡莲,还架设了一座日式桥梁。
“这是我最美的作品”——莫奈如此评价自己最后的栖息之地。
之后,莫奈便开始沉迷于睡莲系列,他不再去远方寻找风景,而是专注于一遍遍地描绘眼前的花园。莫奈喜欢画同一地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样子,以此来表现他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相机一般,敏锐地捕捉不同光线下景物的样子,画家塞尚曾赞叹:“莫奈,他只有一双眼睛,但是,天啊,这是一双多么敏锐的眼睛!”
实际上,由于常年在外光环境下作画,晚年的莫奈视力严重受损,后来几近失明。这对看重色彩的印象主义大师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保持着娴熟的技巧和对光影、色彩的敏锐感知。1914年,已是74岁高龄的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耗费12年时间创作了8幅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目前保存在法国橘园美术馆,那铺满整个展厅的睡莲,让人仿佛沉浸在一个梦幻的世界。
开启新艺术门派 艺术价值非凡
《睡莲》为什么这么贵?这要从西方、尤其是法国的绘画艺术历史说起。1872年,莫奈在勒阿弗尔港即兴描绘了一幅日出写生,日出时间短暂,莫奈的笔触非常快速,这跟当时盛行的精雕细琢、力图逼真的风格截然不同。
1874年,一批拒绝学院派传统画法的艺术家将作品组合成第一批画集展出,这幅画也在其中。批评家路易·利莱讽刺这群叛逆的艺术家们眼中只有“印象”,“印象主义”绘画由此而得名,这幅画就是著名的《日出·印象》。
莫奈的这种画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放弃了轮廓的勾勒,专注于光影的变化,建立了新的感知和观察方式,突破了西方艺术的桎梏,对雕塑、音乐、文学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印象主义因此成为西方绘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莫奈则是印象主义最坚定的领导者和贯彻者,而《睡莲》,是莫奈集大成的系列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一口气带来51件来自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西方现代经典绘画,汇集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画作,这些作品皆属首次亮相中国。本次展览展期从9月27日持续到12月15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