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泛舟图》
款识:碧树生云屋,平风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闲棹自游溶。丙戌元月,用二石法写于沱水乡居。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鉴藏印:乐恕人珍藏印、金岳藏画、曹大铁收藏印
1947年,大千先生从敦煌归来已有三年,此时,其画风已逐渐发生转变,敦煌近三年来的收获已有意无意地注入了他的各种画作之中。同时,对五代宋朝名迹的搜求,使他在临摹敦煌壁画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大千先生仍喜游览名胜古迹。大足、资阳、简阳、雅安、天全、泸定、西康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迹。他三上峨眉饱览山水风光,写生作画。他的“画山住在山上好,能积山水之精英”的理论,成为他终生乐此不疲的座右铭。徐悲鸿曾在1946年发表的《中国今日之名画家》文中,这样评道:“大千潇洒,富于才思,未尝见其怒骂,但嬉笑已成文章,山水能尽南北之变——”,可见这一时期,其画作已初具自家风貌。
此幅《泛舟图》创作于1947年,画面取势雄奇但不失空灵,近水远山层迭铺陈,开和有序,层次井然。笔墨苍茫沉厚,笔法、墨法并承二石,特不落畦径,游心象外。山石轮廓以轻柔笔法勾勒,却无柔弱之感,显示出大千先生可扛鼎的劲道笔力。山石的背阴面则以丰富多变的擦笔为之,画面更显清灵秀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