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聚财许建文:小额分散的优质资产决定网贷平台未来
2017-09-19 10:39:12 来源:中国商业经济网 已浏览次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此后网络借贷整治方案、备案管理、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密集出台的监管政策可谓成效显著,除了校园贷、现金贷等高风险业务遭到严厉整治,此间也有不少网贷平台主动退出,更不乏跑路者。
在这次网贷行业的大洗牌中,不论是网贷行业的投资人,还是从业者都经历了战战兢兢的担忧。监管一周年期满,许多网贷平台的退出往往与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关联在一起,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是正常停业或转型。相比一些不负责任的跑路平台,那些主动发布“退出”公告的平台,多少给了投资人一丝减少损失的希望。
那么监管过去一年了,有多少P2P网贷平台退出了?又是什么方式退出的呢?
良性退出平台超七成
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7日,有887家平台退出网贷行业,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有661家;恶性退出的问题平台有226家,其中涉及贷款余额超过千万元的有47家。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选择良性退出,其中也包括一些规模较大的平台。
最具代表的当数网贷行业昔日的“带头大哥”红岭创投。今年的7月27日上午,红岭创投创始人周世平发文称,红岭创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前对网贷业务进行清盘。消息一出,立马在业内炸开了锅。
与红岭创投不同,也有一部分平台在宣布“退出”后不久,最终跑路了。让投资人进入了漫长的煎熬等待中,逾期,清盘,催收,报案,起诉。而另一类由于经营不善倒闭的平台,债权基本真实或者大部分真实,但是债权却出现了严重逾期或坏账,平台自有资金完全不能填补窟窿,投资人和平台一起陷入困境。
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许建文指出,黯然离场的背后,是监管“小额分散”的硬性指标,让这个擅长私募、大额标项目的网贷老兵转型乏力。
行业清洗进行时
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深入,摸底排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很多地区已经进入到清理整顿阶段。监管的思路与行动都已经落实,监管“1+3”的主题框架基本成型,网贷行业内合规困难的平台持续退出将成为一种趋势。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7年8月,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数量为1756家,同比下降14.76%.自去年8月24日《暂行办法》颁布以来,问题平台大幅曝光 ,截至本月底,平台淘汰率已达65.69%.目前,行业入口收紧的同时内部清整加速,经过严酷的洗礼,平台发展渐渐趋于两极化,即优质平台合规化和市场认可度呈良性发展,问题平台或转型难度大的平台则越发难以生存。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随着监管逐渐趋严,可以预见P2P网贷平台退出数量增多,希望在监管宽限的12个月整改期内,能够改进合规的平台尽量合规,而那些因为各方面因素不得不选择退出的平台,不论转型、整合还是直接退出,都能尽量站在投资人角度,负责任的退出,也希望投资人在这期间谨慎地做出投资决策。”
“网贷行业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转型、整合、退出都是发展常态,可视作行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监管的落地深化,行业必将变的越来越规范,各平台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普惠初心,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许建文表示。
小额分散的优质资产决定平台未来
在粗放式发展和野蛮生长阶段,对于各平台来说,资产质量没能引起许多平台的重视。在网贷合规化趋势下,大量的平台退出,行业出清。明确信息中介定位、回归小额分散优质资产成为行业共识,结合平台业务模式和合规性要求,出现转型、整合、退出这些现象便成了平台发展常态。
目前,网贷行业通过专项整治,已经开始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平台分化日益加剧,小额网贷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市场中以小额见长的网贷平台,其先发合规优势逐渐凸显。
此外,普惠金融领域内的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却因为权威征信体系有限的覆盖范围而无法被有效鉴别和挖掘。网贷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对于资产风险的定价能力,从而获取优质资产,并通过不断迭代创新,降低风险成本与运营成本,正逐渐成为网贷平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盈灿咨询分析师张叶霞分析认为,监管虽然诸多细则还在推敲,但“小额分散”、银行存管等方向性门槛已经明晰。从行业未来发展来看,一直在小额分散的个人信贷、消费金融、车贷等领域精耕细作的*阵营平台正迎来行业发展的红利期。
“未来网贷平台发展的方向,一定是要有能力为投资人匹配优质资产,而且还必须坚持是小额分散的资产,才能实现长期盈亏平衡。”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许建文认为。当前,随着合规化的发展,尤其是在科技赋能驱动下,网贷平台的服务效率、便捷性、安全性和品牌化程度在不断提升,网贷行业开始逐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