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四神规矩镜鉴藏
在出土的汉代众多青铜镜品种中,四神规矩镜或称四神博局镜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铜镜收藏界最熟悉的镜种。规矩镜整齐严谨的布局,镜身上神秘莫测的“TLV”纹饰以及吉祥庆祷的铭文,曾使许多学者绞尽脑汁,又曾使许多鉴赏家为之倾倒。古董市场有句顺口溜:“一方规矩镜,不惜掷千金。”小小的“TLV”三个符号却引来了洋洋万言的研究文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它是早期铜镜纹饰演变而成的,有的说它是由古代游戏六博演变而来的。但在西方学者中最流行规矩文象征着宇宙模式的观点,镜钮代表中国即茫茫宇宙的中心,钮座外的方格表示大地,圆形的镜子表示天,即天圆地方,方格四角外的乳钉,代表支撑天盖的柱子。T象征四方之间,L象征防止恶魔进入大地的门,V象征四海。把整个铭文联系起来,表示自己置身宇宙中央,与宇宙一起运行,周而复始,长生不死,子孙蕃昌。
从镜背布局来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维。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天下分5个方位即东、南、西、北四方加中央,四神规矩镜背中心的钮代表着中央,以钮孔为中心形成子午线分出南、北。道家讲五行学说,认为天下万物都来源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它们运行的规律。方位既定,四神规矩镜背纹中的纹饰是严格按方位及五行的属性来配置四神各自的位置的。镜背纹饰中既然有十二地支,那么在纹饰的内涵中必然对应十个天干。从四神规矩镜的背纹中配置的四神及十二支所处的位置中,很明确地体现出了天干、地支、四神、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道家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这种宇宙观的思维指导下,在四神规矩镜背纹的外缘大多铸有云水纹,这意味着宇宙周而复始没有穷尽,镜背中心钮座外的内凹槽式方框代表着大地;中央属土,人们只能在大地上生存,镜钮是大地的中心,方框至镜钮的区域就是大地了。因大地是方的,所以大地有四个方位。在四个方位的外面,分别由四个神灵守护。这四个守护神便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大地的每个边的中心,即内凹槽式方框的每个边的中心,都有一个向外的“T”形饰。《山海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若从道教的思维去考虑,四神规矩镜背方框外的四个“T”饰应为四个铜柱。因有了四个天柱顶着,才使得四方的人们安居乐业而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
在四神规矩镜背方框的四个角,都分别对着四个“V”形符号纹饰,过去人们将其称为“规”。规是画圆用的工具,今天称之为圆规。早在商代中期人们就已熟练地应用圆规。在镜背纹饰中与四个“T”形纹饰正对的“L”形纹饰,被人们称之为“矩”。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时用来画线或测量的工具。相传伏羲发明了矩,从而教化人们做用具、盖房屋;从应用角度来看,矩比规的用处更多,应比规发明的时期更早。从镜背纹饰看,西汉时期的许多镜种都采用了圆规进行镜背纹饰的设计。如许多内向连弧纹镜的连弧纹数量为16,就是用圆规分出来的。四神规矩镜背纹饰的设计,毫无疑问使用了圆规。看着四神规矩镜的背纹,很容易使人产生此镜纹饰十分规矩的感觉。
从四神规矩镜背纹饰的布局来看,规与矩平均分布纹饰之中,十分有规律,它较集中地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意识形态。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方面四神规矩镜背的纹饰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