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观音寺壁画迎500年来首次大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顶级文物修复专家齐聚新津会诊

  观音寺壁画将迎500年来首次大修

  9月9日早上,平时有些清静的新津观音寺忽然热闹起来。中国最顶尖的文物保护专家团队走进这里,很认真地查看具有明显川西风格的竹骨泥墙是否变形,殿内著名的十二圆觉菩萨像壁画是否有空鼓、掉粉……成都晚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这群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省市文物保护机构的权威专家们,此行是为始建于南宋的观音寺进行现场会诊。这座成都明代壁画、泥塑保存得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古寺,将迎来500年来首次“全面体检”与整体保护。

  位于新津县永商镇境内的观音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目前寺内还有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木构古建筑。其中,毗卢殿十二圆觉菩萨像绘于明成化四年,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历史,绘画风格与北京法海寺壁画相似。最引人瞩目的清静慧菩萨像,被誉为比达·芬奇的杰作早36年的“东方蒙娜丽莎”。而观音殿中的明代大型壁塑“飘海观音”,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东方维纳斯”。

  2016年底,在观音殿内发现白蚁危害。为了保护这一天府文化的瑰宝,成都文物部门邀请了全国文物保护顶尖专家共商对策。

  在会诊中,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刁常宇副教授建议,对毗卢殿和观音殿的塑像进行三维测绘,以评估塑像的力学稳定性。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高级建筑师张先进表示,观音寺壁画、彩塑已有500多年的“高龄”,亟需一次全面的“体检”与修复。

  专家们还提出,可以用X光探伤、内窥镜和便携式显微镜等文物保护上最新的“医学”手段,全面了解彩塑的破损情况。

  敦煌研究院曾经攻克敦煌壁画的“癌症”——酥碱病害。近两年,还修复了山东岱庙、河北北岳庙的明代壁画。参与此次会诊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认为,在整体维护之前,需要监测一年四季不同数据。与会专家建议,组建多学科专业技术团队,尽快启动前期调查研究和保护方案编制工作。

  ○关于保护观音寺

  建筑家梁思成、历史学家顾颉刚呼吁对观音寺壁画进行保护。1956年,观音寺明代壁画及塑像被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观音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新津县文管所介绍,1946年,寺内古建筑、明代壁画和雕塑都曾经过多次维修保护,2003年至2009年曾对壁画进行除尘,并治理了壁画空鼓等病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