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宋徽宗《池塘晚秋图》卷
葱玉先生:画是真迹。
---------------------参照《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书画部分
葱玉先生:赵佶,徽宗,他即好收藏历代法书名画,自己也是“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的画家。《画继》称其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几欲活动。又尝大集天下名手,以兴画学,按照科举的方式下题取士,流传下很多的故事,使北宋末期的画学,被称为我国绘画史上灿烂的一页。故宫(微博)博物院藏品中,人物则有《文会图》,山水则有《溪山秋色图》,花卉翎毛则有《腊梅山禽图》和《池塘晚秋图》,都是给我们印象很深的作品。其中最可注意的是《池塘晚秋图》,这是画在一幅纸上的长卷,这纸似乎是曾经上过粉的粉笺,它的笔墨风格,和其他作品迥然不同,与同样是花鸟画的《腊梅山禽图》几乎像出自二手。从鉴定上来说,很可能工细的一路,是出自画院供奉的代笔,而经他题识的。但是相对的《池塘晚秋图》,既不同于那些具有院画特征的作品,那么认为作为艺术家的赵佶亲笔,是具有相当理由了。(徐邦达《宋徽宗赵佶亲笔与代笔的考辨》沿袭此观点1979年第一期《故宫博物院院刊》)从艺术上讲,即使果然如此,也并不因此而减低了它们的艺术价值的。《池塘晚秋图》是提供了重要问题的作品之一,我们也就不能轻轻地看待了。
------------------《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五年第七期
谢稚柳先生:——·但是,如他的《竹禽》和《柳鸭芦雁。这二图,是同一的性格,与其他画本的格调,似是两回事,看来有一些非常工细的花鸟,与赵佶的关系是可以献疑的。——·
---------《宋徽宗<听琴图>和他的真笔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03期
朱绍良
解读:
赵佶擅长花鸟画是在学习吴元瑜基础上,而上朔崔白,兼有徐熙一派的特点。当然并非只学一家一路,又兼爱黄家父子的用色,使两者达到一体的“富贵”境,而“妙体众形,兼备六法”(邓椿《画继》卷一)。徽宗还亲自指导画院学生,以王希孟最为突出;并亲自为画院师生出题目,加以考核评定。旨曰“凡孔雀升墩,必先左脚。卿等所圖,俱先右脚,驗之信然。羣工遂服其格物之精。”(汤垕《画鉴》)
徽宗所处北宋的时代,正是文人书画艺术思想发展高潮,苏轼、米芾、黄庭坚、李公麟、王诜等都是他潜邸好友。他深受文人书画家们影响,开创以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为后世“文人画”师法的楷模。北宋蔡京之子蔡绦(《铁围山丛谭》卷六):“——·獨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逸,故凡名手,多入内供奉,代御染冩,是以無聞焉爾。”由于徽宗是位皇帝,在北宋政治制度下,必须要与三省六部做起码的日常工作。再有徽宗虽然嗜爱书画艺术,毕竟不是艺术家,他的传世作品众多,大都是院画画家代笔,由徽宗题诗而成的。因此,当看到那些画法稚拙的徽宗画,我们就可以断定为徽宗亲笔所绘,例如两年前拍出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反之,那些富贵、精细的徽宗绘画,也就可以断为画院画家代笔画了。在此,先生的论断得到文献的佐证,感慨先生惊人的鉴画天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