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钩:古人的腰带
在中国种类繁多的古代玉器中,有些玉器形式并没有延续至今,它们或因缺乏实用性与时代脱了节,渐渐被边缘直至消失。帝王们的喜好程度往往决定了一种玉器的存在与否。但在漫长的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中,有一种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出现,直到现在都从未消失过。今天的玉器爱好者们依然喜欢它,玉器的制作者也仍在制作,喜欢古玉器收藏的玩家藏家们几乎都有收藏它。它就是——玉带钩。
钩,在古代为人们用于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用途。其制造材料有铜、铁、玉等材质。而玉质的带钩始于战国,其基本形状一般为扭曲“S”形,一端有钩,多作兽首装饰;背有柱,柱下有顶,带钩除“S”形状外,还有棒形、竹节形、圆形、兽面形、琴面形等。查阅相关拍卖图录,关于玉器类的古董带钩的拍卖成交价最高的记录为2011年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的一对清19世纪翡翠镂雕螭龙带钩,以3426万港元成交。
带钩造型优美,工艺复杂。集错金、镶嵌等工艺于一身,做工精细,纹饰精致。1996年河南省洛阳北道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鎏金嵌玉龙纹铜带钩,型制与此带钩基本相同。长23.5厘米,钩首为龙首,通体鎏金,面上嵌六块长方形玉饰,并用五块楔形玉条与之相隔,带钩上的五对翻卷过来的钩片来压固。六块玉饰上分别饰兽面纹及变形兽面纹。玉呈青白色,造型十分优美。是带钩中的精品。另外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一件战国玉带钩,长19.7厘米,由九块白玉组合而成,钩首及尾为龙首形,钩面纹饰为变形云龙纹。
战国时期,带钩制作工艺极为发达,特别是铜带钩。而这种嵌玉带钩制作,在战国大墓中偶有发现,如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等,制作工艺复杂,结合了几种工艺及材质。器形华美高雅,钩体弯曲较大,钩首小,十分精美。古时的带钩,又名“师比”。在明代以前的玉带钩纹饰相对都是比较简洁,而明清时期的玉带钩的装饰图案则比较繁杂,常见的纹饰为“苍龙教子”。在当代翡翠批发市场中,以“苍龙教子”为题材的翡翠玉带钩同样非常普遍。
古代玉质带钩多系新疆的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碧玉和水晶、玛瑙、翡翠等等。战国两汉直至宋代玉带钩都有制作,且在形制上区别不大,数量亦少,而元明清时期玉带钩风靡于世,现存数量亦较大。它一端的兽首装饰以龙首居多,有的在钩背上再琢一小龙,谓之螭(古有龙九子螭居其一之说),昂首与大龙首相对,毛发毕现,四足凌空,双尾神采奕奕,故谓之双龙钩。历史上玉龙钩的流行主要在两个时期:一是战国至汉代;二是元、明、清时期。
元代玉龙钩的特征:龙首小而扁长,龙的双角表现不清。龙首的眉毛上扬,相向弯转呈勾云纹;眉额隆起,有重眉压眼之感;龙首的吻部用阴刻线条表现唇和上下的排牙;龙嘴侧横钻一对穿孔,以示空腔;龙无鬓而有发较粗,发有两撮、三撮之分,且有长有短,长者可披肩。龙钩的钩背上琢的皆系螭,有作伏地状的浮雕,也有螭身腾起其口含灵芝,方首单尾,但尾后部左右卷曲分离。螭身细呈弧形,曲线流畅,偎依贴附在大龙身上,用深雕技法。其龙首与螭之间的间距较大。元代龙钩的形较宽,似琵琶形,钩钮做成长方形环孔或琢成锤形钮,且贴近尾部。
明早期玉龙钩的特征:龙首昂起,较宋时宽大,龙眼显然已从重眉中游离出来,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耸式转而向上方耸立;钩的躯体造型已从琵琶形转向螳螂形,钩体变薄,钩钮亦低,有的为花瓣形钩钮。
清代玉龙钩的特征:以乾隆为代表,选料讲究,玉质纯净,脂感较强,除了继承明代的传统以外,雕刻更细腻和丰满,可谓毫发毕现。唯其刀法生辣,出筋露骨,以手抚之其棱角和运刀交接处有楞手之感。其一,龙首额部出现块状起凸,龙眼更突起谓之“虾米眼”;龙耳由猫耳形转为棒状形;龙腮上亦出现了表示力度的块状肌肉,鼻翼开阔,鼻尖突起,露出角状鼻孔,龙嘴开口比元明大而深,龙首较短不刻龙发。其二,螭的圆窝状耳向上隆起,额部出须,螭体圆浑,螭首上仰,螭身抬起而与钩背的连接点较多。龙首与螭之间的距离比之明代更窄,恰好搁住一支钢笔。其三,钩身厚薄均匀,线条形板块,钩钮薄而短。现代市面上有用白玉和翡翠及独山玉制作的带钩,其工艺不难分辨,大部分也是元、明、清时期的仿品和衍生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