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宏君谈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他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他的传世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对我人生触动最深的一件作品,就是大型现实主义题材油画《田横五百士》。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赴京求学,因家庭困难学习一年后就不得已辍学,家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农村,但一事无成,怎有颜面回家乡见父老啊?性格倔强的我决定留下来当“北漂”,继续自己一直喜欢的书画艺术。读了十几年书忽然之间无事可干,记得最初的日子我的心情一度到了崩溃的边沿。我借住在北京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圆明园画家村,为了谋生,我从一个山东老乡那里批发来旧杂志拿到附近的西苑小商品市场摆摊。这里可以说夏天里洒下过我的汗水,冬日里印下过我瑟瑟发抖的身影,每本杂志盈利三五角钱,就这样馒头就着咸菜勉强度日。但这渺茫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呢?我经常望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不知所措地坐在书摊旁发呆,心中也曾几度产生过放弃对绘画艺术追求的决心。记得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天特别的冷,书摊根本没有人光顾,我随手捡起一本旧杂志翻看。这本杂志的封三印了一张人物众多的大型油画,这就是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顿时目光被画面中那个身着红袍,腰佩长剑、目光坚毅拱手做告别状的汉子所吸引了。这还是我第一次欣赏这张油画,虽然并不知道画作要表达什么内容,但还是被画面奇特的构图和作者所营造的那种萧穆庄严的气氛所震撼了。于是我迅速阅读该作品的介绍文字,原来此画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相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到首都长安受封。田横为了保住岛上众人的性命,只答应带两个随从来见刘邦,但在离京都长安三十里的地方拔剑自刎。岛上的人听说田横死了,也都蹈海自尽。原文这样记载:

 

  ……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画了不屈的激情。田横身着红袍,挺胸昂首,面容肃穆地拱手向岛上的壮士们告别,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着凝重、坚毅、自信和视死如归的光芒。壮士中白发老者沉默低首,垂髫者掩面而泣,忧伤无限;远处更多的勇士在表示愤怒和反对他的离去。一瘸腿老者,右手拄杖,左手微伸,嘴角嗫嚅,眼神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似再向田横做最后的劝说。执剑的壮士,双手似乎要将剑身攫折,无助和悲戚的目光射向画面之外,他们仿佛已感觉到这已是最后的诀别。在田横身侧画面的右下角,一个少妇和一个老妪身拥着一个幼童昂首注视着田横,欲哭无泪的目光传递出的哀婉和凄伤莫不使观者为之动容。远处天空湛蓝,白云垂暮,近处大树下的各等人物无不刻画得形象鲜明性格饱满,徐悲鸿那略显忧郁的笔触使整幅画面呈现出了强烈的悲壮气氛。

 

  透过文字介绍我还了解到,年轻的徐悲鸿从宜兴乡下来到大上海学画,他也遭受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一路咬牙坚持,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这幅作品完成于1928-1930年间,是徐悲鸿刚从法国留学回来不久,当时正值中国国内政局动荡,日寇的铁蹄也开始践踏东北三省。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的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这幅画无形之中触动了我,我忽然懂得了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个人,只要拥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徐悲鸿和他的《田横五百士》激励我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那一段时间,我坚持白天边摆书摊边读书,晚上回到圆明园画家村便开始挥舞笔墨,在中国传统书画的海洋中徜徉,有那一缕缕墨香的陪伴,使我坚信一定有取得成功的那一天。

 

  今天我的画作在师友的关心和帮助下,渐渐有了自己的面目,有关美术史的专著《徐悲鸿与刘海粟》和文史类专著《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相继得以出版。我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在西苑的摆摊生涯不无关系,尤其是在我意志最为低沉的时候,徐悲鸿和他的杰作《田横五百士》带给了我心灵震撼,坚定了我从事艺术的方向和决心。使我明白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真实含义,教会了我坚强地面对苦难。谁都不愿经历苦难,一旦经历过,并以坚强为底线勇敢地走过来,苦难就会由折磨进而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甚至是成功的秘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