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精品《溪堂佳趣图》赏析
王翚精品《溪堂佳趣图》。此图为经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专家鉴定,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设色绢本,长136厘米,宽61厘米,品相完好,绢地包浆自然,作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是年王翚六十一岁。
四王吴恽并称清六家,在清代画坛作为正统画派的地位无人能出其右,其中王翚更被尊奉为“画圣”,他深受六家中王时敏、王鉴两位老师的频频盛赞,至交好友恽寿平、吴历、王原祁的激赏推服,乃有清一代不世出的绘画天才。无论贵为九五之尊的康熙皇帝,地位显赫的皇室贵胄,还是轩冕才贤、隐逸高士都为他非凡的画艺所倾倒,纷纷延请他作画,引为至宝,世袭珍藏。时值朵云轩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征集到了一幅王翚盛年的大件精品《溪堂佳趣图》,不啻是今日藏家之幸。
他笔下的溪山别有一番佳趣。远景山峦隐约,中景溪堂宽敞,林木掩映,堂上主人席地而坐,旁有童子侍茶,兴起观庭前双鹤起舞,近处溪桥上有朋曳杖来访,童子追随其后。山脚下溪水潺潺,岸边秋林环绕。穿过小桥,有数间茅舍于路边,再顺着这条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村舍错落分布在山腰间。再往上行,山石变得高耸,而小路也渐渐被隐没。纵览全图,仿佛置身真山水。山色如黛,林木繁阴,溪水萦绕,荇菜参差,隐者在此饮酒品茗,谈经论诗,狎鸥玩鹤,一派清高、达观、恬静、闲适的文人士大夫情趣,令人无限神往。
此图山石以淡墨干笔皱擦点画而成,显得苍茫深厚;树木则以深黄、赭石等点染,再加以浓墨、石绿色衬托。他化用了王蒙的牛毛皴,以苍润松秀的笔调来营造丘壑林泉那苍翠欲滴的生机;同时巧妙地将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宋代赵伯驹、王希孟等人为代表的青绿山水技法引入元明文人水墨趣味的山水画之中,用浓丽的傅色来表现自然界绚烂多姿的色彩。王翚虽然受教于董其昌的嫡派传人王时敏、王鉴,却不囿于南北宗论所偏袒南宗文人画风,既得元明文人水墨画的法乳,又广采唐宋以来特别是青绿山水之所长,“撷唐宋之精英,漱元明之芳润”,造就了他熔冶南北于一炉,集古今之大成的个人面目。王翚娴熟地糅合古今大家的技法为我所用,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最全面、最完整地展现。
此图虽称山水,实则是山水、人物、花鸟三科的综合性巨作。图中有松、竹、槐、柳等十数种草木,或直或曲,或荣或枯,形态各异,应有尽有;山峦层叠,太湖石秀润,坡岸葱郁;流水与池塘动静皆宜;其中的房屋均不借界尺,徒手画成;人物神态悠然自得;仙鹤姿态优雅,或行或鸣。总之包罗万有而能各臻其妙。观此图方知王翚乃通才、全才,无愧其画圣之名。
近年来王翚的市场成交价位不断创造新高,1999年至2012年成交价过百万的有242件,2005年至2011年成交价过千万的有27件,在古代书画拍卖中频现佳绩;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去年下半年逆市的情况下,嘉德秋拍中王翚的《唐人诗意图卷》竟以1.265亿元成交,创造了王翚拍卖成交价的新高,王翚作品从此步入亿元时代。可见,不少藏家已经把古代书画视为艺术品投资领域中的硬通货,随着更多的藏家开始关注古代书画。王翚既是清代画坛的顶尖大师,也是古代书画市场中的标杆,随着其作品在藏家中的关注度的升温,势必带动整个古代书画市场的升温。像如此画艺卓绝、品相完好、著录可靠的盛期精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具有绝佳的升值潜力,相信定会引来识者藏家的热切关注,定将又一次见证王翚艺术市场价值持久而稳健的提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