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嵒《泰山松》:君子有之道心始终
在岁寒三友中,不畏严寒、秉性坚贞之松忝列魁首,历览中国文学史,咏松赞松,或以松喻人,或抒怀言志,不胜枚举。古人画松寓意如君子般正直、稳健、古朴,青松亦成为自古以来文人笔下青睐之物,历代名家名作迭出。如宋代李唐之《万壑松风图》,赵孟坚之《岁寒三友图》,元代李侃之《双松图》,清代李方膺之《墨松图》、《松石图》,或大气磅礴,或苍老浑古,或飘逸出尘,或铁骨峥嵘,文人笔下的送多作为托兴寄寓之感情载体,成为深寓某种“意蕴”的有意味形式。
近代,美术评论者多赞钱松喦特别擅画松和岩,如其知名的《泰山顶上一青松》堪称经典之作。钱松喦早年精研石涛、石溪、沈周、唐寅、倪瓒等名家传统文人画笔墨的影响,又善于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取现实题材入画,但能不拘于形似,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颤笔”,画风“浑厚沉着”。 50年代,钱松喦走出画室,走向自然,踏遍祖国名山大川。为“搜尽奇峰打草稿”,多次上黄山、华山、泰山,为松树雄劲伟岸、盘曲挺拔之姿所感染,创作了大量以松为题,反映时代精神和主流意识的作品。
钱松喦大部分作品喜用“特写式”的构图,取最有特色和表现力的一角之景,以虚衬实,以少胜多,主体突兀而现,使画面空灵、明洁。在一般人眼中十分平常之景,经钱松喦的取、舍、夸张变化,便成为十分出色且具有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境界。钱老常以独松或几株松成图,再将山石、房屋等巧妙地布局其间,使画面饶有情趣。
此幅《泰山松》亦是如此,图绘泰山之巅一株古松,松树挺拔,枝干丰腴,松针半轮勾出,相互累叠,以笔根水分破之、润之。下部窠根盘曲,甚为秀美。近景的山石用湿笔皴擦点染,乘湿完成,墨气涌动,酣畅淋漓,远景是延绵的山岭,一带而过,更突出了松树的凛凛雄姿,充分展示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君子之风。郁郁葱葱的松树坚韧、挺拔,用笔精微,所画山石巍然屹立,寥寥几笔,简洁与繁复颇然对比成章,并与远山的蜿蜒之态相应成趣,而松根处一丛鲜艳的红叶,起到了点睛之效,摆脱了旧时文人画松岩的那种枯冷、荒寒、孤独之气,使画面蕴藉着勃勃向上的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
钱松喦的作画善用中锋,每笔下去,笔墨腴润而苍劲,浓淡变化微妙而生动,笔法中提、顿、轻、重、疾、徐等变化都融于“颤笔”的运用中。钱松喦笔下的松树古拙、稳健、凝重、浑厚,也如他自己,是儒雅、朴实、深沉的。画中的“生命不息”是钱松喦老年以后常用的一方印,也表达了钱老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艺术追求。钱老一生只好用羊毫作画,因其书法功力深厚,放写出刚健挺拔之美,所画树木具有古拙含蓄之质,其晚年的松树用笔尤其沉涩厚重,点画苍润有力,较前更加精练,峥嵘苍古,意境高远,形神俱足。
钱松喦出身文儒之门,家学较深,少时也受过很好的教育,自幼就读诗书词赋,所以,传统文人诗书画,他样样皆通。新中国成立后,钱松喦继傅抱石之后成为“金陵画派”的首领,是杰出的中国画家。此幅《泰山松》作为钱老松树题材画作的传世范本,相信会成为此次春拍中一大看点,受到藏家关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