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鸿先生《刘海戏金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先生必定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书画艺术有很高的造诣,享誉海内外,因此被尊称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说悲鸿先生是个奇才一点不为过,他不仅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而且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作了很多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特别是他的人物画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准确,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九州乐事无耕耘》等寓有进步思想的著名人物画

 

  悲鸿先生曾经说过他的画“植物不如动物,动物不如人物。”这可以说是中肯只凭,也可以看出来他对人物画的偏爱。此件作品创作于1946年春天,画上署“卅五年始春,悲鸿”寥寥数字。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画家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高度成熟的时期,他的创作极丰,形成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刘海戏金蟾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刘海被看作仁慈之神,而金蟾具有催财、旺财的功能,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此外,金蟾也是多产多育的象征,所以刘海戏金蟾也有富贵多子的含义。可以看得出来徐先生对此幅作品煞费苦心,不仅对赠画之人极具尊敬,而且画的颇具水准。

 

  刘海戏金蟾这个题材的作品颇多,“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这一题材则象征着持有人财源茂盛、汲取不断,但是从目前市面上流通或者博物馆馆藏的徐悲鸿作品来看这是徐氏作品中少见的一幅。悲鸿先生是第一个将表现充分的人体引入国画的人,从而大大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力度,灵活多变的线条与虚和曼妙的渲染完美结合,使中国人物画对于体积、空间的表现力空前丰富。先生用出神入化之笔,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刘海的个性和深邃的内心世界,传神阿堵,呼之欲出。整个造型以墨勾勒,或浓或淡,特别是一头长发以其擅长的画骏马鬃毛的技法而作,先把毛笔搓开,先蘸淡墨作底,再施之焦墨画第二层,这样不仅层次丰富,而且更突显了毛发飘逸的特点。悲鸿先生认为:在一幅画中,眼睛和手是很重要的,能起到增强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眼睛能表现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画面上的矛盾冲突,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极为高明的程度。刘海大而圆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但也透露着一丝哀怨的神情,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悲鸿先生又是一个极富爱国主义情怀的画家,他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透露了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悲鸿先生认为:手可以沟通思想,手势可以传达语言,所以手在画面上能传神,能起画龙点睛和突出重点的作用。刘海身子稍稍前倾,手中紧握着系着钱币的绳子,金蝉俯卧在肩上,神态惟妙惟肖。腰间系着只宝葫芦,两只脚一前一后呈跨步姿势。与传统写意人物画相比,腿上的肌肉骨骼结构、比例、运动规律都极其符合艺术人体解剖透视学原理,造型极为严谨,线条也十分流畅。设色上悲鸿先生把西方的明暗法应用于中国人物画,赋色鲜艳而和谐,与一般的文人画推崇的淡雅格调截然不同而富有自己的个性。此幅作品人物严谨准确的造型,灵活、流畅、多变得衣纹线条,明快淡雅的赋色,以及含蓄深邃的意境,为融中西技法于一炉作品的典范。

 

  读悲鸿先生的作品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