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从省文保单位“督军府”摘牌迁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2日上午,在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督军府旧址挂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摘牌迁址。至此,这处历经千年风雨的山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座遗址博物馆。

  督军府旧址位于太原市府东街101号,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建为名将潘美的帅府衙门,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为山西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山西都督府。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

  现在的大院建筑是在民国和日伪统治时期建筑布局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1986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督军府旧址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而北排列有大门、仪门、东西二层廊楼、大堂(现渊谊堂)、二层砖石结构楼、“自省堂”(现梅山会议厅)、梅山。中轴线东侧为东花园、内北厅,西侧为西花园。

  2日上午,国徽、国旗、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的牌匾作为文物移交给山西博物院收藏。山西博物院院长石金鸣说:“从时代上看,这三样藏品虽然是当代的,但对文化遗产有象征性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们对省政府的举措非常赞赏,这是政治在为文化让路。”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赵曙光说,山西省政府搬迁后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功能,成为公共文化场所。

  石金鸣认为,作为遗址类博物馆,督军府本身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建筑群原有的功能,即系统的建筑群作为近现代政府的办公场所,它的布局和环境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二是人们赋予它的新的文化责任,即作为其它文化类的纪念馆或博物馆。

  “督军府目睹了山西百年历史,它本身的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继承和弘扬,同时还可以借助其环境和空间,发挥更多文化作用。”石金鸣说。

  “每天在督军府门前过,就是没机会进去瞧瞧。现在政府搬走后,希望早日对老百姓开放。”太原市民孟文辉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