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古钟内壁涂鸦密密麻麻!高校文物如何保护?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校内古钟等文物遭破坏,引起关注。30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未名湖西岸。记者看到,古钟外观并无刻画痕迹,并且钟亭入口处贴还有“钟亭危险,小心落下,小心伤人,请勿触摸,请勿敲钟,请勿摇晃,爱护文物,有摄像监控”的字样。而钟亭对面的确有一个摄像头。
不过,古钟内壁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从外观难以看到校钟内部情况,记者将手机伸到校钟下拍照。根据照片来看,古钟内壁几乎每一寸地方都被刻了字,字迹密密麻麻,大部分已不可辨认。
而就其中可辨认的字迹来看,相当一部分“留言”与北大有关,有人写道,“我要上北大”;此外也有人在钟内表达爱意,像“某某,爱你一辈子”的刻字也较为常见。
记者还注意到,钟内的刻字除了中文外,还有不少英文字母,记者甚至还发现了韩文字迹。
一位在附近锻炼身体的男士告诉记者,古钟内壁的涂鸦已存在多年。“里面很多涂鸦都是用修改液画上去的,有些年头了。”
据媒体报道,钟亭中的这口钟历史已有百余年。这口大钟曾为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报时,后被用作燕京大学报时的校钟。钟身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
记者就此事致电北京大学校园综合治理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情况还需核实。
事实上,北京高校校园内文物遭刻字的情况并非孤例。
记者在这口古钟东面的慈济寺山门注意到,虽已经过粉刷,但门洞中仍能看到不少涂鸦。刻画的文字内容也与北大校钟内壁类似。有北大毕业生告诉记者,此处涂鸦大多是校方采取保护措施前就已存在的。
日前,清华大学的日晷、二校门也发现了被涂鸦刻画的痕迹。
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在积极应对这些对文物的破坏行为。
清华大学相关人员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已对涂鸦处进行了现场勘察,制定了修缮方案,将尽快启动修缮工作。“同时,正在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一旦查实,将依据校规校纪处理或报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置。”
而北京大学近年也采取诸多措施保护校内文物。记者注意到,北大校园内,大部分文物旁都加装了护栏和监控摄像头。
同时,北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物保护之中。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成立于2013年的学生社团。其会长向中新网记者介绍,校方在为一些文物加装护栏后,涂鸦现象显著减少。
他直言,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对校内的30多处文物建立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贴出二维码,链接到有介绍说明文字的网站。“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能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
“我们协会会定期进行踏查,记录燕园文物,特别是散落文物的现状并向学校文保办反应情况,还在假期举办过‘爱护文物,拒绝涂鸦’的留言签名活动。协会下设讲解队,负责校园文物及燕园文化的讲解,讲解过程中也会宣传文物保护的思想。”他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