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题赠马湘“共和”条幅
共和(书法) 孙文
马湘,原名马天相,又名马吉堂,号修钿。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早年旅居加拿大,为温哥华洪门致公堂主持人之一,加入同盟会后,致力于民主革命活动。马湘精通国术技击,作为护卫与孙中山并肩作战十余年,先后担任过孙中山卫士、卫士队长、少将副官等职。孙中山逝世后任南京中山陵园警卫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广州,任广东省政协委员,著有《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
在国家博物馆130多万件馆藏文化遗产珍品中有一件与马湘有关——1906年,孙中山题赠给马湘的一幅“共和”条幅,该文物由马湘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孙中山先生身前留下了大量的墨宝,既有珍贵的革命史料,也有或赠予友人或感悟自勉的警句格言。他的书法取法北碑和唐楷,兼及苏东坡行书,大字宽博厚重、雄浑开阔,小字书札劲健俊朗、高雅脱俗,别具一格。这件有幸保存下来的“共和”字幅,不仅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见证,也承载着孙中山与马湘同志间的深厚情谊。
孙中山与马湘的结缘始于1909年孙中山在美国巴索的一次演讲,三个多小时的演说中,孙中山详尽叙述了清朝入关压迫残害汉人的史实以及种种昏庸腐败的情况,并指出中国眼见就要被列强瓜分共管,全体同胞必须立刻起来推翻清朝,才能挽救危亡。讲者慷慨激昂,听众义愤填膺。当时就有一青年上前说:“我要追随先生。”孙中山说:“革命是要杀头的,你有这个胆量?”青年答曰:“杀头?杀就杀!我不怕!我们同胞兄弟三个,杀了我,还有两个兄弟侍奉父母;我又还未娶妻,没有子女,怕什么?”这个青年就是现代国术家、技击家马湘。
孙中山为青年的志气所感动,写了封介绍信介绍马湘到日本廖仲恺和朱执信等人处做革命工作。而马湘父亲马厚庶在加拿大温哥华经营商业,是加拿大洪门(即致公堂)首领,也是当地华侨领袖,马湘写信请父亲为到加拿大联络华侨的孙中山提供帮助。不料紧接着美国政府在巴索大捕没有出生证的华侨,包括马湘在内的300多人被捕驱逐出境,马湘回国辗转两年后又到往加拿大。
直到1915年冬,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起讨袁运动,号召华侨回国讨袁。马湘听闻后,响应孙中山号召,回国参加山东讨袁运动,加入以加拿大洪门为骨干的华侨讨袁敢死先锋队。他们集合在日本横滨,由廖仲恺领导训练了5个月。1916年,先锋队300多人回到山东省潍县周村,准备进攻济南时,袁世凯病死,先锋队奉孙中山电令开往上海集中。在慰劳先锋队的大会上,孙中山一见马湘很激动,说:“你是马湘吧?我在美国巴索见过你。你昨天很用心听我演说,我估计一定是你了。我和你父亲马厚庶是旧好,你是我的世侄,你来了很好,就住在这里吧。以后见我可不用通传。”马湘奉命之后,马上从招待所搬来中山先生的住宅里,与马伯麟一起担任孙中山的卫士。
马湘武术精湛,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全市各界人士热烈庆祝。就职仪式上,特意举行了武术表演,精彩纷呈,引人注目,武技精湛,高手如林,观众席里观众掌声热烈。孙中山叫自己的卫士马湘和黄惠龙也下场,来了一段竹节钢鞭和八卦剑。表演后孙中山说:“中国的拳勇技击,与西方的飞机大炮有同等的作用。”这位黄惠龙又名黄湘,精于少林拳,当时有“黄湘,马湘,相得益彰”之称。
由于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革命屡战屡败。而孙中山每次总能化险为夷,这与“左龙右马”的忠诚保护密不可分。1914年和1924年,袁世凯及其残余势力曾两次组织暗杀孙中山,都靠马湘率卫队严加保卫,使刺杀不成。保护孙中山的十余年里,马湘负伤多处,几次险死还生。孙中山曾亲笔题书“南方勇士”锦旗赠他。后来他回乡省亲,与乡亲谈起革命战斗时,撩衣卷裤,露出斑斑弹痕,笑指伤痕说:“壮士临阵,非死即伤,大丈夫为国牺牲,幸也,何所惧哉”。
1922年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收买和怂恿下,于6月16日发动政变,炮轰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马湘和姚观顺、黄惠龙奉命坚守越秀楼,带领卫队与叛军激战一夜,杀敌300余人,己方伤亡不到十分之一,在枪林弹雨中护卫宋庆龄冲出重围,安抵岭南大学。
1924年底,孙中山急于与段祺瑞、张作霖等各人会商召开国民会议问题,不顾身体健康,扶病到北京,住在北京饭店,马湘随侍左右。此时,马湘升任少将副官。孙中山久卧病床,双腿麻木,难以入睡,而手术后不久伤口尚未愈合,不可擅自走动。较年轻的马湘就傍着床沿跪下,把先生的左足放在肩上,慢慢地按摩。按摩了一些时,先生睡着了,又替先生按摩右足。天将亮了,先生醒来,对夫人宋庆龄说:“我一定要死了,马湘一生跟随我,必须养他过世,教育他的子女到大学毕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马湘参与了南京中山陵的建造。孙中山的遗体安葬入陵墓后,他于1931年1月担任了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警卫处处长,默默无闻地守卫中山陵十几年,追随一生,精诚守护,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