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扬州八怪”此画来自沪上——李鱓蕉石图轴赏析
嘉兴博物馆收藏一幅李鱓(同鳝)蕉石图轴,纸本水墨,纵92厘米,横43.5厘米。
画的左侧有题跋:小亭一夜沉沉雨,几叶青披滴滴开。我有新诗三十首,欲书长幅惜轻裁。落款:拟白石翁,懊道人李鱓。钤朱文椭圆印“懊道人”。
此画的右下角还有两枚收藏章:白文方印“长沙许氏珍藏书画印”,朱文方印“嘉兴博物馆藏”。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李鱓这个名字着实有些陌生,但一提起“扬州八怪”又耳熟能详,李鱓便是“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扬州兴化县人(今江苏省兴化市人)。
康熙二十五年(1686),李鱓生于一个以诗画传家的显赫门第,其六世祖李春芳在明嘉靖、隆庆年间位极人臣,曾官至内阁首辅,去世后谥号“文定”。李鱓颇以门第自许,有印章“李文定公六世孙”、“文采风流”等,以彰显家世。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康熙五十年考中举人,因此年的“江南科场案”,其举人科名被暂时取消,案情查明后又恢复科名,但错过了那年进士考试。康熙五十二年,李鱓献诗画热河行宫,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命其为内廷供奉,不久又任命其为南书房行走,从蒋廷锡学画。
他在宫中五年,康熙五十七年“乞归”,离开宫廷,从此浪迹江湖,以卖画为生,结识了郑板桥、顾于观、陈撰、金农、高翔、华嵒、黄慎、边寿民等书画同道。
雍正八年,李鱓再次入宫,进入皇家画苑,随刑部侍郎高其佩学画,雍正十二年再次离开宫廷,回归故里。
两次离开宫廷的经历并未打消李鱓出仕为官的执念,乾隆登基后,他又谋得山东临淄知县的小官,后又调任滕县,因不适应官场,罢官回乡。晚年居扬州,以卖画终老。
李鱓一生大起大落,仕途上的坎坷激发了他在书画艺术上的创作激情。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发展了大写意花鸟画,对近代画坛影响很大。
他多才多艺,博学能文,诗超逸,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其书古朴,具颜柳筋骨。
下面看这幅蕉石图轴。画中一棵芭蕉长在石头边上,作者以淡墨写石,用浓墨来点染芭蕉,在芭蕉的根部,又用寥寥几笔勾画了几株恣意生长的小草,颇具生机与意趣。整个画面浓淡相宜,古朴淡雅,自得天趣。
蕉石图轴原藏上海博物馆,1963年因缘际会来到嘉兴。
1962年秋,嘉兴南湖书画社的臧松年和同学高可安在海盐沈荡收购一部《萝轩变古笺谱》,又以四十元转让给嘉兴古旧书店。书店负责人史念派人送到上海博物馆请徐森玉馆长鉴定。
徐森玉识货。原来《萝轩变古笺谱》是我国拱花木刻彩印笺谱之首,刻成于明天启六年,由颜继祖辑稿,吴发祥刻版,分上下两卷。这部笺谱是海内孤本,日本有半部残本。
上海博物馆遂将《萝轩变古笺谱》留下,用十多幅名家书画和嘉兴交换,李鱓的蕉石图轴就是其中一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