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齐聚中原郑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国内考古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 韩章云 摄

 

  曾出土过“中华第一笛”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周边有没有更早的先民生活痕迹?陕西高陵杨官寨在当下又有哪些考古新发现?8月22日,围绕“区域互动与文明化进程”的议题,在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来自全国40余家相关科研单位的100多位考古工作者齐聚郑州,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河南省文物牢固学会承办。本届论坛将“区域互动与文明化进程”设为议题,重点讲述评议近年史前考古新发现和研讨中华文明起源的热点问题。

 

  “本次论坛我们选择了新石器时代考古为主题,这是因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是研究史前史的主要支撑。这段历史非常重要,农业出现在这段时间,文明的进程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以新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中国考古近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对新石器时代的研究让中国五千年文明由传说变为事实。

 

  中原河南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宝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的“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入选17项,独占鳌头。自1990年开始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河南省先后有四十余项考古发现入选,居全国榜首。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希望充分发挥论坛的参谋功能,“探索文物保护在当今历史中的核心与使命,探索保护文物的新方法,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记者了解到,本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考古界大咖云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先世、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学界专家与会。专家重点讲述评议了近年史前考古新发现和研讨中华文明起源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将实地考察巩义双槐树遗址和荥阳官庄遗址。

 

  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常设高端学术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考古学的重大专题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2016年5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举办期间,决定设置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决定2017年在郑州举办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