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秋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于林风眠的绘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探索、成熟到鼎盛理解成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因为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杰作诞生。从早期的油画到后来转向水墨画和彩墨画,在中西艺术的融通方面,林风眠功不可没。艺术本没有新旧之分,只有水准高低之别。打着改革绘画的旗帜,标榜新艺术高于旧艺术,这是错误的观点。一个特别的印象是,在林风眠的画作中,我们很少看到那些政治题材的作品,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年代,要恪守艺术的自由精神是多么困难。

 

  在林风眠的绘画世界里,有几种题材是广为大众熟知的,比如秋鹜、仕女、静物画、秋景系列等等,从秋鹜到后来的秋景系列,其创作的源头都离不开西湖,西湖四季分明,为艺术家提供了最丰富的想象,站在孤山,远眺群山佳景,轻柔的白雾令一切处于迷蒙变幻中,这是画意的源泉。大约从上世纪50年代起,林风眠更加迷恋秋景。秋天的河岸、平原、丘陵、村庄都入画面,色彩与光的运用日趋成熟,作品极具感染力,形成了林风眠成熟时期的风景画。

 

  这幅《秋林》就是秋景系列的典型之作。强烈的色彩之比——色调丰富而成熟的黄叶在绿色的层林中更显光辉,黑树干与黄叶的对比,黄叶与绿林的相衬,林中蒸腾的淡蓝的烟雾将山的纵向层次表现得更为丰富。中景的村落黑瓦白墙,依势坐落林间,形成跳跃的黑白色块,视觉的起伏彰而不兀,令人安静愉悦。前景的小丘横向穿插,似江南山水的一隅,折带皴的萧散平缓与黑色合在一起,一种低沉与落寞的感受油然而生。通幅作品,气氛低调而不伤感,色彩丰富而不浓烈,清秋之气如触肌肤,秋的记忆在黄叶、绿林、淡雾中弥漫开去,促人遐想连篇。

 

  方纸布阵是林风眠绘画一贯的构图要素,方形让人形成稳定的心理图式,和卷轴的横纵感不同的是,那种高远、深远或平远的感受被削弱了,视点的变化也趋向简单,外张的感受转向内敛,散点透视进而为焦点透视,全景式的大场面转为特写式的近景描绘。观者的视觉被吸进画面的中心,而那些丰富的色彩又从中心往外凸显,两相交错,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

 

  对于艺术,林风眠更像一位彬彬有礼的主人,广迎中西艺术之客,奉为上宾,以理解和尊重为待客之道。高朋者,心所契,高论之言,终身践行。不愧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颗闪烁的天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