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医生”妙手回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年初火爆荧屏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唤起了公众对文物修复师的关注。近日,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通过现场展示、互联网直播等互动交流方式,从幕后走到前台——

 

  文物修复技术为传承中华文明、让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长留于世做出了重要贡献。件件精美文物的背后,凝聚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诸多心血和汗水。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文物修复工作者在继承、发扬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系统保护修复,使其病害得以消除、劣化得以控制、损毁得以恢复、原貌得以再现。

 

  这些特殊的“医生”长期身居幕后,做文物背后的无名英雄。现今,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将这些幕后英雄请到台前,让更多观众了解“文物医生”如何妙手回春。

 

  走向台前与观众近距离交流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幕的“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首个文物保护修复主题展览,汇集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共130件/组,包括壁画、纺织品、金属器、纸质文书等,向观众全面介绍了近10年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张蕾介绍,“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首次将文物修复工作室“搬进”展厅,使广大观众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文物修复保护的过程,增强了展览的视觉吸引力,令展览内容更加立体饱满。“我们通过小型纪录片、文物修复前后对比、互动游戏等多种手段提升观众的参与度,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张蕾透露,展览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受到观众的好评。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湖北武汉博物馆日前举办的“妙手呈金——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现场,有着近30年工作经验的文物修复师杨凤霞为观众演示妙手回春的修复技法——通过翻模、补配,让一面青铜镜“破镜重圆”。现场观众的感叹声此起彼伏:“原来青铜镜是这样修复的,真是大开眼界。”“修复一件青铜器的工序这么繁复,真是个细致活儿。”

 

  武汉博物馆宣教部主任丁燕表示,这次文物修复展从“病害·医方”“如琢·如磨”“古法·今术”“人生·追求”四部分向观众介绍常见的青铜器病害、修复原则方法,以及青铜器的典型修复案例,让观众对文物修复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从残片到完整文物、精美展品

 

  一件残损不全、碎落成片的文物,如何还原成线条流畅的整体?

 

  “文物修复过程中要十分小心,尽量做到最小干预,避免不必要的损坏。”杨凤霞说,她最初是在考古现场做文物整理相关工作的,“文物出土时大部分是破损的,需要做简单的修复,比如粘接、简单配补等。特别是青铜器,俗话说‘十铜九补’,破损严重是出土青铜器的整体特征。”

 

  年轻的“85后”文物修复师鲁茜指着展出的一件青铜敦向观众介绍:“这件青铜敦一直收藏在文物库房里,只剩器盖的6块残片,且残片已经变形,表面沾有泥土。我们对残片进行矫形、拼焊,然后再利用这种器物本身的对称性,进行翻模补配,将残缺的部分补全。由于只有器盖的残片,在补配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确定这件敦是不是上下一样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湖北麻城市博物馆有一件敦跟这件形制一致,仅大小有区别,而麻城的敦上下不一样,足是兽蹄形,器盖上是环耳形足。以此为参照,我们最终修复了这件展出的青铜敦。”

 

  “在多年修复工作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修复一块唐代的双鸾双兽纹葵花铜镜。这块铜镜缺失了近2/3,需要焊接、补雕纹饰、翻模配补、打磨和作色,其中补雕纹饰部分是比较难的。”杨凤霞回忆道。

 

  发扬工匠精神使文物重现光彩

 

  “在文物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对文物进行全面了解,还要遵循严格的修复流程,包括修复前的研究评估、修复方案的制定等多项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师马叶桢主要从事纺织品文物的修复工作,据她介绍,由于新疆气候干燥,大量纺织品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这些纺织品颜色鲜艳、质地丰富,其中以毛织品居多。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文物修复师们反复谈及如下几个字眼:认真、谨慎、耐心、毅力。“修复文物是比较磨炼人的,需要坐得住,一块很小的地方可能需要反复琢磨,所以心态要平和,要有耐心。”鲁茜感慨,文物修复师责任巨大,但始终在幕后坐“冷板凳”,所以干这一行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文物修复需要耐心,不能急躁,急于求成只能事倍功半。”杨凤霞说,耐心和责任感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的基本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物修复工作者慢慢走出实验室,走到公众面前。“作为普通观众,我参与体验了文物修复的过程,增进了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了解。近距离接触也使我感受到他们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武汉市民庄先生表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