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明石湾窑三彩狮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石湾窑三彩狮子,广州博物馆一级文物,造型以广东地区民间所舞的独角狮为原型,两眼圆睁、双耳高耸、咧嘴露舌。整个狮子呈蹲坐姿势,左足踏球,头有一角,双耳则高耸至头顶,双目圆睁,口大张,舌头外露,颈上系有二铃,尾巴蓬松往上竖,通体施三彩釉,间有黑釉,栩栩如生,具着强烈的美术感和装饰效果。该狮子民间艺术韵味十分浓郁, 色彩漂亮、活灵活现,一般装饰在屋脊上及两头。

 

  狮子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因其相貌威猛而成为中国人辟邪之物,把狮子雕像、画像等,放置在大门两侧或张贴于门窗,用以保平安。广东地区人们对狮子尤其喜爱,不仅在大门前放置石狮,屋脊、墙塑等处也多使用陶狮、泥塑狮等,而舞狮更是广东人热爱的活动,其声名扬于海内外,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广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明石湾窑三彩狮子,产地在广东佛山石湾地区。该地区窑口众多,制陶业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发展时期则在唐宋,因南海海外贸易愈加发达,而促进陶瓷的大量生产,考古发现有唐代半倒焰式馒头窑窑址和宋代龙窑窑址。宋末到明初,北方大批窑工为避战乱而逃到了南方,使明清成为石湾窑陶瓷业的繁荣鼎盛时期。这时期石湾窑陶器,善仿宋代各大名窑产品,如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浙江哥窑、龙泉窑、越窑、福建建阳窑、江苏宜兴窑、江西景德镇窑等作品,特别在仿制宋钧釉陶器方面,直到现在一直长盛不衰,世称“广钧”和“佛山钧”。石湾窑的窑变釉,成为石湾陶器中最具特色的釉彩。

 

  因为广东地区在明清时期建筑发展缘故,石湾窑制作瓦脊等建筑装饰构件高度发展,包括影壁、琉璃瓦、瓦脊、三彩建筑装饰构件等大量制作,畅销于两广和东南亚地区。广州博物馆所藏的明石湾窑鳌鱼和明石湾窑三彩狮子均是该时期产品。清晚期至民国初期,由于社会变革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变化,琉璃瓦、瓦脊等需求量急剧下降,许多生产瓦脊的艺人和堂号,纷纷改为塑造单个陶塑制品,俗称“石湾公仔”,创出了一片新开地,涌现出大批的陶塑名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