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凡尼·阿诺芬尼夫妇像
油画起源于欧洲,欧洲中世纪绘画中的蛋彩画是其前身。早期画师用蛋清作为混合剂搅拌在颜料中绘制,既能防止颜料干后开裂又能使画面产生一定的光泽,完成后再用薄而透明的油色罩在画面上。但是由于蛋清的干燥速度太快,不便多次衔接描绘,使得画面不易表现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因此,许多画家不断在寻找更为理想的绘画材料。
凡-艾克兄弟是15世纪的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的一些地区)画家杨·凡·艾克(约1385-1441年)与哥哥胡伯特·凡·艾克(1370-1426年)。兄弟俩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亚麻油和核桃油是较理想的调和剂,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画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视觉效果。油画颜料是从矿物和植物中提炼和研磨后取得的极细小颗粒,再用植物油按比例搅拌而成,具有不透明、覆盖力强的特点,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画面产生逼真的立体感。由于材料的改良,描绘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度,方便多次覆盖与修改。干透后的颜料有很强的附着力,不易剥落和退色,并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凡·艾克兄弟运用新的油画材料作画,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此后,油画技术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广泛流传,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画种。
凡·艾克兄弟于1415年起先后合作绘制了著名的根特圣贝文教堂祭坛画。祭坛画是指安置在教堂圣坛前的木板画,类似可以折叠的屏风。《根特祭坛画》是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标志着人文主义艺术的诞生和美术新时代的开始,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基础。《根特祭坛画》场面宏伟,人物众多,由12幅木板画联结组成,分为上、下两层,为多扇“开闭式”。上层7幅,下层5幅。画面色彩鲜艳,富丽辉煌,充满诗意,具有强大的视觉感染力,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画作品,由此开创了欧洲绘画的新时代。由于《根特祭坛画》首次运用油画颜料绘制,因此凡·艾克兄弟被认为是现代油画的奠基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