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实图》
《榴实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留传于世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立轴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纵91.4厘米,横26.5厘米,纸本、墨笔。是一幅以少胜多,以简取胜,颇有大写意派画风并具有高度概括表现力的杰作。备受历代藏家追捧。
这幅《榴实图》,画了一枝倒垂的石榴,硕果成熟,向日开口而裂,饱满的石榴,滋润透明,富有质感。苍劲有力的枝干,稀疏松动的榴叶,豪放不塌,涉笔成趣,虽寥寥数笔,却处处有画境,笔笔见精神。画面上留有大块空白,使全图气势磅礴,境界开阔,给观者以无穷的回味。这幅画笔墨无多,但很耐看,细细体味画中的笔情墨趣,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力,比一般大写意画家高出一筹。然而,画幅的右上方题有徐渭的五言诗一首:“秋深熟石榴,向天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而画图寓意仍有怀才不遇之慨,只是更为含蓄。
大写意派画多为文人墨戏,比一般的写意画更显得奔放、泼辣。其特点是只花片叶,随意点染,纵横利落,奇趣盎然,只求笔墨精练,富有情趣,气韵生动,而不拘于真实的描写。这种画风,是明代花鸟画的特色。作为水墨大写意画派的开创者,徐渭的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徐渭生活在明代后期,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革新精神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如诗、文、书、画以及戏曲等。尤其绘画方面成就更加突出。他对山水、花卉、人物、走兽、虫鱼、瓜果等无一不能,尤善大写意花鸟画。据史料记载,徐渭中年开始学画,继承了梁楷、林良、沈周、文征明等诸家写意花鸟画的风格,而又不拘泥于程式,用笔恣肆狂放,泼墨汪洋淋漓。随意挥写的写生画法,可以看出他“不求形似求神韵”的意境。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法,出现在明代后期的画坛上,说明了当时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一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徐渭留传后世的作品除了《榴实图》、《墨葡萄》之外,还有《水墨花卉卷》、《芭蕉雪梅图》、《蕉石图》、《黄甲图》、《墨荷图》、《十贤集撰图》、《驴背吟诗图》等,为我国文化宝库贡献了一份重要的财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