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陵春图》卷,明,吴伟绘,纸本,墨笔,纵27.5cm,横93.9cm.

 

  本幅无作者款识。

 

  此画钤“小仙”、“次翁”印2方。引首近代溥儒书:“武陵春色,大千先生命题。溥儒。”钤“旧王孙”、“溥儒之印”印2方。本幅有清洞径居士题句,钤张大千“不负古人告后人”、“大千好梦”等鉴藏印共6方。后幅有明徐霖书“武陵春传”,近、当代叶恭绰、吴湖帆、向迪宗、罗惇暖、顾飞、溥儒、吴定山、谢稚柳等10家题记。共钤印36方。

 

  图中女子武陵春的面部和衣纹均以细匀的淡墨线条绘成,只在眼眸、发髻处用重墨点染,这种特殊的用墨方法不仅形成了生动的墨韵,同时也令画面清雅秀润,更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的纤秀文静之美。此外,吴伟在创作上还采用了借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以石桌上陈设的琴、笔、砚等文房用具揭示出武陵春内在的文化修养,以石桌左侧的盆景梅花象征武陵春心志如梅的高尚情操。以这些带有寓意性的物品作为衬景点缀画面,无疑在充实武陵春形象的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感受。吴伟凭藉其精湛的艺术造诣曾分别于明成化和弘治年间奉召进京供奉宫廷。他性情孤傲,不慕权势,为朝廷内外的恶浊环境所排斥。返回江南后,他常以饮酒狎妓遣释郁闷的心境,所以,他对青楼女子的生活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当他闻知富有文采的武陵春身在青楼而不受所处境地的影响、对爱情忠贞不渝时,为之深深感动,遂援笔作此图,以示对武陵春的同情与敬仰。清吴麒《图绘宝鉴续纂》认为吴伟“画人物落笔健壮,白描尤佳”。此幅便是吴伟晚期白描画中的精品。吴伟的白描人物宗法唐代吴道子和宋代李公麟,强调线条自身婉转流动的韵律感和塑造形象的精确性。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姜绍书《无声诗史》、徐沁《明画录》、王肯堂《郁冈斋笔尘》,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著录。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