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墨宝怀素佳作《论书帖》赏读
《论书帖》卷 唐怀素 纸本草书 纵28.5厘米 横40.3厘米
素有“颠张狂素,以狂继颠”之称、与张旭齐名的怀素,是唐代大书法家,在唐代书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流传至今向有定论的怀素书迹,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论书帖》,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苦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自叙帖》及私人所藏《食鱼帖》,仅4件。
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一说长沙)人,是唐代著名诗人钱起的侄子。少时,父母双亡,生活困顿,生出家之意,皈衣佛门,改字藏真。修行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他虽然身在佛门,却嗜酒如命,醉后兴之所至,便笔走龙蛇、风云激荡,留下风骤雨狂般的书法作品,给人以“剑器凌云”的豪迈感。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专从张旭弟子邬彤学习草书,始知运笔之法。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称为狂草,和张旭齐名。时评怀素草书有“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之势,陆羽也称赞他“草书古势多矣”!乃至张旭也用“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怀素书法之妙。怀素的草书,在张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奔放的气势,相抵触的横和竖全都变为圆转的弧线,用笔纵横使转,畅通无碍草书的形式和内容得到高度统一。到长安之前,怀素的书法已是遐迩闻名。诗仙李白称他“少年上人”的时候,怀素只有20来岁。李白路过零陵,见到怀素的草书,眼前为之一亮,赞道:“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论书帖》与常见的怀素草书大有不同,写得“匀稳熟”,为有章草遗意的佳作。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说:“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心会者。”可知草书之妙,在于离合收放之间,放之则纵逸,收之则闲雅。
怀素的晚年创作,渐从激越飞扬趋于稳健安雅,运笔结体尤多内蕴。他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撰写经文,后患风痹病去世。如果说,《论书帖》和《自叙帖》偏于狂放的书写特性,大体能够表现怀素中年时代的独特风格的话,那么,《苦笋帖》和《食鱼帖》的逐显平正,则标志了他的中年以后直至晚年的基本风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