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江《山水梅花图》册等赏析
渐江,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时重要画派“黄山派”的著名画家之一,同时又是“新安画派”的先驱,还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他善写梅竹,但以工画山水而名重一时。既重视传统,又强调创新,是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僧人画家。安徽省博物馆藏有渐江多幅作品,其中《山水梅花图》册,取景摄物,很不一般,构图新奇,技术娴熟,用笔颖脱,着墨精致,以清淡渲染的色调得其高古简洁之气,是一幅幅很有自然界气息和作者独创精神的好作品。
《山水梅花图》册,共11幅,纸本、墨色,各纵22厘米,横14厘米,其中山水9幅,梅花1幅,另有题跋1幅。10幅画均无款,分别钤“渐江”朱文连珠印、“渐江”白文印、“弘仁”篆书朱文圆印。取景清新,用笔秀挺,具有伟峻沉厚的质感。所写的层崖陡壑,势壮雄险,柱石峰峦,奇诡尽变,比自然界更富有生意。他用简练的线条、明洁的笔墨、谨严的组织,放射出寒风瘦劲的画风面貌,使人俗虑尽消。从此图册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构图用笔尤为稳定,而且谨严精细,持重沉着,一丝不苟。画面朴素、简洁,几乎没有皴擦和墨的变化,具有瘦削、纯静、精细、幽深峻远之美,而且又能于瘦削处见腴润,于精细处见苍劲,于简洁处见伟厚,于纯静处见刚正,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所特具的清远秀逸的画风情调。
下面说一下其中的两幅画,一是山水,一是梅花。《山水梅花图》册之四,乍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图中所绘峰峦高耸入云,确具有新颖别致之处。画面朴素自然,萧疏淡雅,意境悠远,洋溢着浓郁的山野气息。山谷平台上,茅屋数间,方境之渲处,杂草丛生。秋林饮霜,翠竹变色,木叶微脱,岩壑露骨,悬泉飞漱崖间,远际山影绰约。整个画面画得特别宁静,但在静寂中又显示出一种刚正之气和不屈的精神,观之不觉心怡神爽,仿佛涉足这绝少尘踪的环境,置身于静美而又动美之中,这正是隐者卜居之地,从这幅图中隐约透露出画家生活的影子。图之十是梅花,图中老干半截斜出,生出两三枝条,其上花开几朵,清淡秀雅,瘦劲姿媚,给人一种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的感觉。清代文学家龚自珍说过:“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渐江画梅真可谓“信于拈来自有神”,使我们看到了他画梅的独特风格。渐江一生爱梅画梅,颇有成就,与其说他表现的是梅花,莫如说是他心境的表露——空清、高洁、冰心。他去世后,友人根据他生前喜爱梅花的习性,在他的墓地种梅数百株,故渐江死后又有“梅花百衲”之称。
《山水梅花图》册最后1幅是作者题跋:“学人顿巾钵于阜,维时大雪弥漫,舟车胶涩,藉芘苏生居士寓斋,僵仆之困,庶几免焉。顷将荷担还山,临岐呵冻率涂,遂成十册,用以投教,又当博居士一朵颐耶?戊戌嘉平月,渐江弘仁谨识。”钤“弘仁”朱文圆印和“渐江”白文方印。“戊戌”为清顺治十五年,即公元1658年,作者时年49岁。该图册距今已有350余年历史,传承有序,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渐江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他的祖上原为歙县的大家族,但因他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母亲仍然为他求师进学,勤奋攻读,习举子业,终成明末秀才。清军入关,南京陷落,渐江抱着一线希望,自负卷轴,投奔当时称帝于福建的唐王政权,继续从事抗清复明的斗争。唐王失败后,渐江怀着亡国之痛,上了武夷山,削发为僧,法名弘仁。他本姓江,名韬,字六奇、渐江,号无智、渐江学人。在福建期间,他云游山野,力攻诗画,以发泄遗民壮志未寂的情怀。多年后他回到了老家歙县,住在城西郊披云峰下太平兴国寺。歙县离黄山、白岳(齐云山)很近,都是国内名山,他便时时往来其间,他的画上钤有一印“家住黄山白岳间”,既已出家做了和尚,黄山、白岳也就成了他的家了。弘仁对于黄山胜景,极为熟悉,体念很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写黄山景色者为多,而且最为精彩,如故宫博物院藏弘仁《黄山图》册,图册共60幅,纸本,有水墨,有设色,各纵21.2厘米,横18.3厘米。凡60图,遍写黄山胜迹,构图奇倔,笔墨劲洁,幅幅不同,各具面貌,可谓费心之作。下面就《黄山图》册中的两幅画,略加介绍,以见一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