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定窑白釉花口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折腰盘(图1),高4.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足6厘米;五花口,圈足,白胎,釉色泛浅米黄。

 

  这件器物系仰烧烧成,其工艺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釉色泛黄,釉层稍厚。盘外壁釉色或深或浅对比明显,色泽过渡自然;二是盘外壁有3道明显的从上至下的垂泪痕。痕迹自然流淌,并向周边随意扩散,不做作;三是盘内壁(图2)口沿处可见细细的手工拉坯痕,靠近盘内部肉眼看不见旋坯痕迹,可能是由于釉层稍厚的原因。盘外壁手工拉坯的旋纹非常明显,纹理较深;四是底足(图3)足墙外壁上有5处指印痕,底足根部周围有4处明显的指甲痕;五是足底粘沙和粘细碎胎泥等较多,颗粒较粗;六是底足内有漏釉,漏釉面约占整个足底面积的四分之三;七是以底足中心为圆心的手工拉坯旋纹纹理较深,底足中心可见一很小的鸡心点;八是盘子边沿五个花口处,内外部均可见明显的手工制作时留下的修胎痕迹,花口制作十分干净利索;九是器型优美,花口曲线呈波浪形,技术娴熟、流畅;十是虽为白胎,但瓷胎略显厚重一些;十一是口沿处、盘内壁有几处修胎时留下的很小很小的瓷胎胎泥凸起点;十二是盘口口沿刀削锐利,用手轻抚似有划手感。

 

  有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件定瓷虽说是白胎产品,但是造型、制作都比较粗犷,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器物风格。

 

  为什么说这是一件辽代的器物呢?据《辽史》记载,从太祖至世宗这一期间,辽对定州曾进行多次掠夺,而定州所属的曲阳县境,是定窑窑址所在地,所以辽代制瓷工匠很多来自于定州的定窑,故而定窑的烧造工艺就渗透、体现在辽瓷上,因此,辽白瓷与定瓷就有了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这件器物从工艺特征、器型风格上看,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的一件辽代白釉花口折腰盘风格非常相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藏的这件白釉花口折腰盘于1972年出土于武清县大良塔基,其高4.1厘米,口径17.2厘米,花口外撇,折腰,平底,圈足,白胎,通体施白釉,这件器物也被选入了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珍瓷赏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瓷选介)一书。

 

  现在定瓷“仿制”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是,据定瓷产地曲阳县某业内权威一线人士说,实际上现在仿制的定瓷其釉料都没有真正研究出来,没有调制到与宋代定瓷釉料一致,或者说基本一致。笔者多年观察石家庄古玩市场、地摊市场专门销售新仿定瓷的商家产品,尽管其仿制水平一再翻新,但这些新仿定瓷也与老定瓷在釉色、神韵、工艺痕迹等多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一看就是新仿品。但是,这些新仿定瓷却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摆古玩地摊的商家、开古玩店的商家“刻意”买走,被当做“老定瓷”出售牟利。

 

  现在真正的老定瓷确实是难以寻觅踪迹,玩定瓷的藏家最好自己手里有到代的定瓷样本,做到天天上手,日日琢磨,才能深切体会与把握“老定瓷”的精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