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窑粉彩花鸟菱形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古至今,碗一直是人们饮食中所需的重要器皿,常见的碗为圆口,身宽而底窄。明清时期,审美意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倭角碗、四方碗、菱形碗等各类形制的瓷碗较为流行。友人所藏的这只粉彩花鸟菱形碗(图1),造型独特,把玩之中,让人心情愉悦。

 

  菱形碗最长处长20.2厘米,最宽处宽10.9厘米,高5.2厘米,碗口口沿描金,向外微撇,碗身收腹,看上去带有一定的弧度,两侧碗角对称,相互间和谐统一。此碗胎细质坚,古朴端庄,线条流畅,纤秀大气。

 

  碗壁上绘制有粉彩花鸟图案,一株牡丹向上生长,其叶片绿意盎然,牡丹红艳绽放,在右侧的枝头上,栖息着一红毛小鸟,鸟儿毛发清晰,凝视花朵,似正准备引吭高歌,惟妙惟肖,颇有动感。画面动静相宜,色彩柔和清亮,构图层次分明。花鸟图的左方,为“仿元人法”四字墨款,结合画意,能知其按照元代画家黄公望等人的画法绘制,即以写意简笔勾勒出物象的精神气质。从瓷质及画面来看,这是一件晚清民窑制品。

 

  菱形碗成型较难,需要严格的设计、考量,工序细节稍有不慎,碗的整体就会变形。菱形碗一般是多只组合形成套碗使用,其一起可以拼成雅致的造型,加上碗上所绘的花鸟、山水、人物图案,放在餐桌上极为气派美观。这只菱形碗虽属失群单件,但亦不影响其文玩价值,因其具备壁深、侈口、平底的特点,现代文化人士常把它用来养护水仙,放在案头书桌上观赏,颇得异形之趣。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此菱形碗碗底还有红料篆书阳文“乾隆年制”双方框款(图2),实际上这是清代同光及民国时期粉彩瓷惯用的款识。同时,碗身所绘的花鸟图案民国时仍大量沿用在各类生活瓷当中,两个时间段的风格几乎一致,唯瓷釉、胎质、彩料等有所差别,断代时应仔细鉴别。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